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东莞期中) 方言是一地特色的重要表现。历史上,广东省是我国多次大规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 (1) 广东省各方言区( )
    2. (2) 与粤语区相比,客家语分布区( )
  • 1. (2024高二下·四平期中)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阴阳变化、五行相生相克是古代哲学、地理学思想的体现。我国古代用青、白、红、黑、黄五色来分别描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土壤。读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 (1) 下列关于图中五个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2. (2) 从红到黄再到黑,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及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3. (3) 区域的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下列措施符合“黄”区域的是
  • 1. (2024高二下·合肥期中) 根据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全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大区。读我国综合自然区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 (1) 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划分主要依据

      ①洋流 ②海陆分布 ③新构造运动 ④土壤

    2. (2) 区域的范围和边界会发生变化,体现了区域的.
  • 1. (2024高二下·淮安期中) 中国的乡村聚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刻体现了各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图为“中国村镇特色综合区划方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均质型区域具有内部一致性较高、外部差异性明显特点,下列不属于均质型区域的是( )
    2. (2) 下列区域内部存在较大特色差异的是( )
    3. (3) K区域的建筑特色主要是( )
  • 1. (2024高二下·安宁期中)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根据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共性特征,与空间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有学者总结出了我国传统民居的11类建筑风貌区。图为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区空间分布特征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 (1) 关于图中各建筑风貌区,说法正确的是
    2. (2) 图中区域划分主要依据的指标是
    3. (3) 客家围屋建筑风貌区内,最典型的建筑是
  • 1. (2024高二下·贵池期中) 读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界线所划分的区域属于 ( )
    2. (2) 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 )
    3. (3) 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 )
  • 1. (2024高二下·保定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岛的自然特征与人类活动,深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农业文明时期,农民依托小流域 (平均面积20 km²) 建设的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海运时代来临 后,斯里兰卡岛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商贸业获得空前发展。图1为斯里兰卡位置和梯级蓄水池分 布示意图,图2为亭可马里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示意图。

    1. (1) 分析斯里兰卡岛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的原因。
    2. (2) 简述蓄水池—村落—梯田构成的人居系统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3. (3) 指出亭可马里的降水特点,并说明原因。
  • 1. (2024高二下·宿州期中) 我国古代的诗人们,在广泛游历、丰富人生阅历的过程中,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 句,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图1展示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主要游历轨迹(①至⑦ 分别代表省级行政单位),通过这些线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的诗歌创作背景及其内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各省简称及省会城市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2. (2) 从地理位置角度看,杜甫诗句描述搭配正确的是( )
    3. (3)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区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
  • 1. (2024高二下·嘉兴期中)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根据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大区。下图为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三大区域( )
    2. (2) 区域的范围和边界会发生变化,体现了区域的( )
  • 1. (2024高一下·南平月考) 辣,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有很多人喜欢吃辣,部分地区的人们嗜辣。下图是某网友以中国省级行政区为底图绘制的“辣味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图(   )
    2. (2) 影响辣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有(   )

      ①行政区划②地形③气候④人口迁移⑤经济发展水平⑥地域文化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