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南宁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砂糖橘的最大产地,广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砂糖橘的生长,尤其在桂林、梧州、贺州和百色等地区,砂糖橘的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砂糖橘皮薄肉嫩汁多,味道清甜,风味浓郁,在春节前后错峰上市。近年来,为了保证水果质量和农户收益,在砂糖橘临近采摘上市前,当地大力推广在树冠覆膜技术(树冠上方覆盖塑料薄膜,如图所示)。

    1. (1) 分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的原理,并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提出治理措施。
    2. (2)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树冠覆膜技术的保温原理。
    3. (3) 分析树冠覆膜技术对砂糖橘生产会产生哪些效益。
  • 1. (2024高三下·献县开学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1. (1) 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
    2. (2) 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
    3. (3)  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
    4. (4)  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
  • 1. (2024高一下·衡水开学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欧洲西部沿海地区的 M 洋流(如图)势力减弱,对沿岸环境造 成一定影响。图中M 洋流的形成与P 盛行风密切相关,N 为北冰洋南下冷海水。

    1. (1) 判断M 洋流的性质,并说出M 洋流对阴影区域气候的影响。
    2. (2) 分析全球变暖与M 洋流势力减弱的关联性
    3. (3) 指出M 洋流附近渔场成因,并推测 M 洋流势力减弱可能对该地渔场产生的影响。
  • 1. (2024高二下·河北开学考) 多玛冰川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土县多玛乡,是喀喇昆仑山东部班公湖流域内一条最大的冰川,它绵延10.5千米,从山谷中奔腾而下,气势磅礴,外观洁白漂亮,颜值颇高。下图为“多玛冰川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

    1. (1) 多玛冰川分布区位于(    )
    2. (2) 甲谷地显著的特征是
    3. (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多玛冰川在图中的发展方向最可能是(    )
  • 1. (2024高二上·漳州期末)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升温速度是全球其他区域的4倍,这一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持续加速的气候变暖加快多年冻土的退化,导致北极地区( )
    2. (2) “北极放大”效应对北极地区的河流造成显著影响,河流( )
  • 1. (2024高三下·沙市区月考) 杞麓湖位于云贵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的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   )
    2. (2) I时期,湖区的气候特征最可能是(   )
    3. (3) 研究发现,III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
  • 1. (2024高二下·怀仁月考) 千泉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绿洲中,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泉水四季溢流,常年不断,水质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与周围干旱的戈壁滩形成了巨大反差。近年来.湖泊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千泉湖湖水的主要补给类型为( )
    2. (2) 千泉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 1.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舌是冰川沿着地表移动的前沿部分,流动速度相对较快,呈舌状前突。下图是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冰山冰舌景观图,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慕士塔格冰山雪线有所上升。

    1. (1) 解释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的原因。
    2. (2) 说明雪线附近日温差较小的原因。
    3. (3) 指出气候变暖对图示区域季节性积雪带来的时空变化。
    4. (4) 分析图示冰舌明显前突的地形条件。
  • 1. (2024高三下·九江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纳冰川位于瑞士瓦莱州的阿尔卑斯山区,几千年前罗纳冰川曾是欧洲最大的冰川,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其冰舌正以每年约2米的速度向山腰上持续退缩。现在已经消退成了瑞士第五。为应对这一状况,20年前的瑞士人想出了一个特别的主意,那就是给冰用“盖被子”。盖在冰解上的”被子”为白色,厚度为2厘米,采用特殊膈热材料制成。这个“被子”是非常贵的,费用可达8万瑞朗(约合41.万元人民币),这个费用还没包括人工和直升机的费用,下图示意罗纳冰川的位置。

    1. (1) 推测罗纳冰川不断融化对日内瓦湖的影响。
    2. (2) 分析盖在罗纳冰川的“被子”能够缓解其融化的作用。
    3. (3) 在冰川上“盖被子”的做法能否在全球的冰川区推广,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 1. (2024高三下·梅州模拟) 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其降水的增多与外来水汽(外循环)和本地蒸发(内循环)密切相关。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会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生态环境蒂带来重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西北地区整体内循环明显加强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冰川融化和径流增加        ②局地灌溉面积增加

      ③西风环流影响增强        ④冻土融化,土壤水分增加

    2. (2) 西北地区暖湿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