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永州月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 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的“双碳”目标,实 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 变化趋势图,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2. (2) 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3. (3) 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

      ②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

      ③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 1. (2024·上海) 探究城市行道树

    街景地图是一种实景地图服务,为用户提供城市、街道或其他环境的360°全景图像,用户可以通过该服务获得如临其境的地图浏览体验(如图1)。某研究员利用街景地图分析研究了北美洲36个城市的行道树品种与不同城市的适合程度,提出了行道树对改善城市景观和环境的作用。

    1. (1) 行道树所属植被类型从新奥尔良到芝加哥、再到魁北克的变化,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从纽约到芝加哥、再到林肯,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
    2. (2) 利用街景系统来观察树,可以看出树的哪些属性 ____。(不定项选择)
    3. (3) 探究“叶片叶绿素的多少和叶片的大小,然后测定植物附近干洁空气成分”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道旁树林的 ____功能。(单项选择)
    4. (4) 下列城市群中的行道树可选择树木种类最多的是 ____。(单项选择)
    5. (5) 新奥尔良种植枝叶茂密的行道树种,是为了防止 ____。(单项选择)
    6. (6) 现在洛杉矶正在评估新的行道树,请你补充评估的表格。

      洛杉矶欲拟种某一种行道树,现要对该行道树功能进行多个指标的分析,请你填写两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对应两个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功能标准

      标准一:生态环境

      ①固碳增氧②净化空气③调节气候

      标准二:

      标准三:

  • 1. (2024·湖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 (1) 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 (2) 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
    3. (3) 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
  • 1. (2024·湖北) 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1图2

    1. (1) 该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
    2. (2) 碳足迹系数为某类食物产生的碳足迹与该类食物的消费量之比。下列食物中碳足迹系数最大的是(      )
    3. (3)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      )

      ①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

      ②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

      ②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

      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

  • 1. (2024高二下·吕梁月考) 长江中游流域河湖密布、湿地众多,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是我国重要生物基因宝库。目前长江中游流域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地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 27.3%,但其生物多样性仍面临重威胁。下图分别为长江中游流域范围及其受威胁物种适生区丰度与保护价值指数的断面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近年来长江中游流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关联性最小的是
    2. (2) 地形变化与受威胁物种数量
    3. (3) 优化长江中游流域自然保护地布局,应

      ③提升自然保护地的连通①增加洞庭环湖保护地数量 ②提高高海拔地区保护地覆盖度性 ④在三峡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地

  • 1. (2024·青岛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鄱阳湖中的碟形湖是指湖盆区内枯水季节显露于洲滩之中的季节性子湖泊,被称为湖中之湖(图)。每年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明清时期,当地渔民采用“竭泽而渔再晒滩”的方式,增加来年的渔获量,但不利于候鸟安全越冬。现今渔民多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护候鸟。

    1. (1) 分析采用“竭泽而渔再晒滩”的捕鱼方式可以增加来年渔获量的原因。
    2. (2) 说明现今捕鱼方式对维护该区域生态安全的作用。
  • 1. (2024高三下·盘锦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底泥即湖床沉积物, 由径流携带物质和生物腐殖质构成。湖水扰动底泥使之悬浮并释放其内部物质的现象称为底泥再悬浮。南四湖某湖区位于山东济宁城区南部,泗河流经济宁城区注入该湖区。该湖区生有大量沉水植物菹草,耐寒不耐热, 遇高温易死亡。经研究表明,该湖区底泥再悬浮频繁,对湖域生态安全危害严重,且于每年夏季达到峰值。为把握湖区底泥再悬浮的机制规律以制定治理方案, 某团队对甲(湖心区)和乙( 河口区)两处底泥进行了采样研究。图示意两处采样点底泥在相同动力条件下不同季节的再悬浮强度。

    1. (1) 简述该湖区冬季菹草对底泥再悬浮强度的影响。
    2. (2) 甲乙两处采样点底泥再悬浮强度存在差异,且自冬季至夏季差异显著增大,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3. (3) 分析该湖区底泥再悬浮对湖域生态安全危害于每年夏季达到峰值的原因。
    4. (4) 针对该湖区底泥再悬浮产生的污染问题,列举两项生态治理措施。
  • 1. (2024高三下·盘锦月考) 中国政府承诺通过减排、增汇,在206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碳强度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图示意1981~2019年我国人口年增长率、人均GDP年增长率、碳强度年增长率以及前三者之和的变化。三者之和是衡量碳排放增长率的综合指标,完成下面小题。

    1. (1) 1981-2019年期间
    2. (2) 2003-2005年我国碳强度年增长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3. (3)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可

      ①倡导低碳消费,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总量

      ②提高植被覆盖率,以降低碳强度年增长率

      ③降低人口年增长率,以提高人均GDP年增长率

      ④推动脱碳与燃料的零碳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 1. (2024高三下·汨罗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的二大控制生物类群为沉水植物(水草)和浮游植物(藻类),沉水植物占优势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显著下降,含氧量增加,水体透明度显著上升。当水体富养时,水生生物量增加,含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湖泊生态修复就是要努力构建湖泊草型生态系统,一般分三步走:控源截污﹣改善生存环境﹣生态恢复。如图示意两种湖泊状态相互转化简图。

    1. (1) 说明当水体富养时,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2. (2) 分析草型湖泊水体透明度高的原因。
    3. (3) 请从下列湖泊生态修复的两个步骤中选择其一作答,说出其具体措施及主要目的。

      步骤①控源截污

      步骤②改善生存环境

  • 1. (2024高一下·开封期中)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2. (2) 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