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万源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看,城镇人口比例高于70%为城镇化的后期阶段。到 2020年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87.5% ,表1为2000~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比例与产业结构变化。

    材料二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北京市房价迅速攀升,为降低生活成本,很多人选择定居河北省,涿州、固安、大厂、香河等地成为北京的“睡城”,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白天赶往北京市区上班,晚上回到河北的家中睡觉,呈现明显的“潮汐”式流动。图为北京“睡城”分布图。



    年份



    城镇人口比例(%)

    产业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

    77.5

    2.5

    32.7

    64.8

    2005

    83.6

    1.4

    30.9

    67.7

    2010

    85.9

    0.8

    21.6

    77.6

    2015

    86.5

    0.6

    17.8

    81.6

    2020

    87.5

    0.4

    15.8

    83.8

    1. (1) 据表1说出北京市2000-2020年人口和产业两方面的变化。
    2. (2) 有专家认为,北京市应该持续快速推进城镇化。你是否同意专家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 (3) 分析涿州、 固安、大厂、香河等地成为北京“ 睡城” 的原因。
  • 1. (2024高一下·潍坊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逐步在郊区建设了许多功 能区,促进各类要素在此集聚。2001 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 共配套,布局大型购物中心,逐步实现产城融合。临港新城(L 城)东临东海,是产 城融合的典范,新城森林覆盖率达 50%以上,城市硬化地面主要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透水沥青铺设,功能区围绕湖泊形成了城市环带。

    材料二:下图示意上海 1949 年以来上海郊区城镇化进程。

    1. (1) 据图归纳建国后上海郊区城镇化的特点。
    2. (2) 分析 2000 年以后三类要素向郊区流动对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说明临港新城对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借鉴意义。
  • 1. (2024·闵行) 城市的建设、发展兴起了TOD模式。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TOD模式(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公交导向的开发)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步行5~10分钟)为半径建立办公、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职能的城市综合体。

    材料二: 莘庄地铁站的综合改造项目采用TOD模式,包括加建大平台贯通南、北两侧区域,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作为购物中心、超高层办公楼、酒店,形成区域中心,是上海轨道交通用地更新再开发的典型。

    1. (1) 上海大力发展地铁公共交通的主要意义有
    2. (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上海各个地铁站共享单车投放量是否合理,需叠加的图层有

      ① 交通线路     ② 公园绿地

      ③ 电网分布 ④ 人口密度

    3. (3) 从图2判断,与市中心的地铁站相比莘庄站周围有比重更高的
    4. (4) 莘庄站核心区域的改造采用立体、分层、高密度设计,可以

      ① 增强南、北广场通达性     ② 腾出更多的工业用地面积 

      ③ 增加办公、商务空间 ④ 发挥核心区域的集聚效益 

    5. (5) 结合土地利用效益,对图1 中甲、乙、丙位置的土地使用进行合理布局:将字母选项的功能区填入下表,并说明理由。选项(单选或双选):

      A.居住区     B.办公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图书馆)

      位置

      功能区

      (字母)

      布局的理由

  • 1. (2024·闵行) 关于TOD 开发模式,闵敏的同学有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你认为谁的观点有问题?对其观点内容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TOD 城市空间开发模式的两种观点

    小刘认为:TOD 模式,能更好地引导人们公交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降低碳排放。共享单车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地铁等公交站点覆盖的人群数量会大为增加。TOD 模式值得在大、中、小各类城市大力推广。

    小黄认为:TOD 模式,导致一些中心区域人流密集,噪声嘈杂;绿化面积不足,整体环境体验不佳。快递和外卖火爆,人们外出购物的需求大大减少;很多大型超市、商业购物中心人流稀少,难以为继。TOD 模式没有前途。

  • 1. (2024高一下·牡丹江月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然而,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城市面临水资源问题。表为我国某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两个样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m

    地表径流量/mm

    地下径流量/mm

    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6

    郊外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1. (1) 表中显示该城市中心区易出现的问题是( )
    2. (2)  与郊外平原区相比,城市中心区地表径流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 1. (2024高一下·四平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看,城镇人口比例高于 70%为城镇化的后期阶段。到 2020 年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 87.5% ,表示意 2000~2020 年北京市城镇人口比例与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北京市房价迅速攀升,为降低生活成本,很多人选择定居河北省,涿州、固安、大厂、香河等地成为北京的“睡城 ”,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白天赶往北京市区上班,晚上回到河北的家中睡觉,呈现明显的“潮汐 ”式流动。右图为北京“睡城 ”分布图。

    年份

    城镇人口比例(%)

    产业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

    77.5

    2.5

    32.7

    64.8

    2005

    83.6

    1.4

    30.9

    67.7

    2010

    85.9

    0.8

    21.6

    77.6

    2015

    86.5

    0.6

    17.8

    81.6

    2020

    87.5

    0.4

    15.8

    83.8

    1. (1) 根据表,说出北京市 2000-2020 年人口和产业两方面的变化。
    2. (2) 有专家认为,北京市应该快速推进城镇化。你是否同意专家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 (3) 分析以上地区成为北京“ 睡城” 的原因。
  • 1. (2024高一下·朝阳月考) 城市化发展质量是衡量特定区域内城市化速度是否合理、人口城市化过程是否健康、经济城市化过程是否高效、社会城市化过程是否和谐公平的 一项重要指标。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升是加快推进 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关键。右图是理想状态 下城市化发展质量和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四个时期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质 量矛盾最突出的是
    2. (2) 下列措施有利于提升我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是 

      ①降低城市化发展速度     ②改善城市交通 

      ③ 提高居民教育水平     ④改造贫民窟

  • 1. (2024高二下·永春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湖南东部的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沙、株洲、湘潭的合称,历史上三城分分合合,如今三城同城化速度加快。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该都市圈以湖南全省8.92%的国土面积、22.41%的人口,创造了将近40%的经济总量。长株潭三市交会地区,拥有目前世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绿心,绿心中央公园里人流如织。下图为1994~2013年间长株潭城市建设用地分布变化示意。

    1. (1) 根据图中信息,说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表现。
    2. (2) 简述长株潭都市圈对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意义。
    3. (3) 从城市化问题的防治角度,简述长株潭规划“绿心”地带的作用。
  • 1. (2023高一下·南昌月考) 户籍人口是指已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 年以上)的人口。下图为 1990-2014 年我国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小题。

    1. (1) 根据图示资料推测,1990-2014 年我国( )
    2. (2) 影响 1990-2014 年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②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城镇经济收入较高 ④城镇生活成本下降

  • 1. (2023高一下·南昌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约 2/3的国土是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其余 1/3 的国土是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

    材料二 下图为巴西水系、主要城市和人口分布图。

    材料三 巴西是过度城市化的代表,根据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的预测,到 2050 年,巴西城市化水平有望升至 93.6%。城市化的发展给巴西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 (1) 分析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密度较小的自然原因。
    2. (2) 分析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的原因。
    3. (3) 说明巴西过度城市化可能带来的问题。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