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昆明月考) 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开讲,中国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带来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中国空间站所处的天体系统不是下列中的( )
    2. (2) 强烈的太阳活动可能会造成“天宫课堂”中断,原因是( )
  • 1. (2023高一上·宣威月考)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2012年8月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相较于美国前两次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好奇号无论是从体积、质量和身上所带的科学仪器都是无法比拟的。据此并结合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22℃

    23小时56分

    火星

    1.52

    0.11

    0.15

    -23℃

    24小时37分

    1. (1) 寻找有机物的存在是好奇号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
    2. (2) 当成功降落至火星表面时,好奇号已经离开了( )
  • 1. (2023高一上·宣威月考)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释放“玉兔二号”探月车到月面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题。

    1. (1)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2. (2) “玉兔二号”探月车传回的数据表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3. (3) 此次科学考察中的所有探测器和探月车都依靠太阳能帆板提供电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1. (2023高一上·郑州月考) 我国古代把银河叫做天河,民间还流传着牛郎、织女每年七夕在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下图为夏夜 星空中牛郎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牛郎星( )
    2. (2) 牛郎星和织女星( )
    3. (3) 牛郎星的亮度是太阳的 10.6 倍,科学家推测在牛郎星周围有潜在的宜居带,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 要依据是( )
  • 1. (2023高一上·贵州月考)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在火星上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下图为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已经走出了( )
    2. (2) 与地球相比,火星( )
  • 1. (2023高一上·沧州月考) 热木星是指大小与木星相当,但温度极高的气态巨行星。2023年8月15日,以色列某国际团队发现一个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围绕恒星运行的热木星双星天体系统,其行星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还要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热木星温度极高的原因主要是( )
    2. (2) 与此次发现的热木星双星天体系统结构最类似的是( )
    3. (3) 热木星的体积直径一般难以精准判断,主要是因为热木星( )
  • 1. (2023高一上·开封月考)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中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98°E)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6小时后,飞船与中国空间站顺利成功对接。完成下面小题。
    1. (1) 神州十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返程中气温变化规律可能是( )
    2. (2) 神州十七号返回舱表面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
  • 1. (2023高一上·郑州月考) 2023 年 10 月 2 日, 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近期科研人员利用“ 中国天眼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发现了 76 颗偶发脉冲星。“ 中国天眼 ”探测范围可达目前 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生命宜居带 ”图形(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据此完成下 题。

    1. (1) 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2. (2) 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 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 (3) 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 0.5 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 )
  • 1. (2023高一上·锦江月考) 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行星,距地球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水世界”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2. (2)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    )
  • 1. (2024高一上·凉山期末) 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实现软着陆在火星表面,着陆器搭载火星车降落火星进行探测,轨道器则进入遥感使命轨道继续环绕火星运行,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火星的质量和体积均小于地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天问一号的轨道器进入遥感使命轨道环绕火星运行后,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层次为( )
    2. (2) 上述天问一号经历的各阶段,属于天体的是( )

      ①在文昌发射场时②进入预定轨道时③软着陆火星表面时④进入遥感使命轨道时

    3. (3) 与地球相比,探测器在火星上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2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