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下·吴兴期中) 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大量快递垃圾的处理成为一个棘手问题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 . 经济发展必然会破坏环境 B . 垃圾分类是根本解决方案 C . 限制网购规模是有效出路 D . 快递绿色包装是大势所趋
  • 1.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宁波”帐本”显隐忧。

    年份

    耕地(万亩)

    总人口(万人)

    人均耕地面积(亩/人)

    2009

    334.2

    571.02

    0.59.

    2021

    218.28

    613. 66

    0.36

    材料二:耕地”亮码”在行动。

    从2018年开始,宁波市用三年时间为耕地建立了”健康码”, 赋码流程见右图。

    材料三:耕地”兜底”保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落实耕地保护,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1. (1) 从上表数据中你发现了哪些隐忧?
    2. (2) 依据材料二,分析耕地”健康码”的建立在耕地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
    3. (3)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资源、人口与发展三者关系角度简述”落实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 1. 某地”PRED问题”示意图中甲、乙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 . 过度开垦土地,环境污染严重 B . 过度开垦土地,水土流失加剧 C . 改进生产技术,环境污染严重 D . 改进生产技术,水土流失加剧
  • 1. 赤潮是指因海洋中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造成海水变色的现象。赤潮出现会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同时还会影响到人体健康。阅读”赤潮形成示意图”,回答下题。

    1. (1) 上图说明(    )
    2. (2) 为有效减轻赤潮灾害,我们应该 ( )

      ①坚持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

      ②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③综合协调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④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极一处被称为斯维茨的冰川以超出科学家们意料的速度在融化,而且它的储冰量十分大,因此也被称为”末日冰川”。

    材料二:据统计,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储存的碳总量是2.48万亿吨,其中有1.15万亿吨是储存在森林中的,所以把森林叫储碳库。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中国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标,其中,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

    材料三: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燃煤电站与核电站比较表。

    电站

    燃煤电站

    核电站

    消耗燃料

    约300万吨煤

    约30吨核燃料

    排放二氧化碳

    约675万吨

    发电阶段不排放二氧化碳

    1. (1) 材料一中冰川融化现象是由什么效应引起的?它属于哪类环境问题?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3. (3) 综合上述材料,按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重新排序,并将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

      ①全球气温升高②海平面上升③二氧化碳增加④燃烧煤、石油

      ⑤沿海低地被淹⑥两极冰川融化

  • 1. 2020年12月12日,气候雄心峰会以视频方式举行,旨在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视频讲话时倡议,在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此倡议主要表明(    )

    ①应对气候变化需各国通力合作
    ②各国要立足解决本国气候挑战

    ③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④气候变化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阅读漫画”伞破了”, 回答下题。

    1. (1) 造成”伞破”的主要原因是( )
    2. (2) 地球”好痛”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 1. 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是 ( )
    A . 工业革命后 B . 资产阶级革命后 C . 社会主义革命后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1. 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必然产物 B . 资源开发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 . 各国开发资源方式不同的产物 D . 资源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 1. 治理水土流失,实现绿色富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长汀县的治理举措(部分)

    ①2000年始,福建省政府每年对长汀县投入治理资金达1000万元。

    ②封山禁伐,村民违规砍树要受到相应处罚.

    ③因植被稀少,夏季地表温度高,当地先种草,给地表降温后再种树。凿山平地,”前埂后沟”,保土保水。养猪蓄粪作肥,提高土壤肥力.

    材料三:长汀县1985年与2020年环境和发展状况比较表。

    年份

    水土流失率

    植被覆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5年

    31.5%

    5~40%

    1.5亿元

    163元

    2020年

    .6.78%

    80. 3%

    311亿元.

    17812元

    1. (1) 依据材料一,简述长汀县水土易流失的自然原因。
    2. (2) ”长汀经验”是各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就材料二中的举措分别提炼一条经验。
    3. (3) 根据材料三,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阐述长汀县坚持水土流失治理的合理性。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