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婺城期中) 风雨历百年,问道铸丹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 (1)  ⑤⑥⑦哪一处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请填写史实及历史意义。
    2. (2) 把1978至今这段历史若分为两个阶段,你会以哪一年为界?划分依据是什么?
    3. (3) 请根据上述示例,以“理论创新”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党的奋斗历程。(温馨提示:本小题分层给分,要求仿照示例,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 (2024八下·婺城期中)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与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相比,错误的是( )
    A .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B . 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 1. (2024八下·婺城期中) 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探索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一中国起死回生。

    材料二:1976年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

    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三:

    1. (1) 1949年我国完成了什么历史任务?如何理解该历史任务的实现“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2. (2) 面对材料二所述的第二个“重大历史关头”,我国领导人作出了怎样的正确抉择?
    3.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年的中国开始“走进万象更新的春”。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探索中国特色建设道路有何启示。
  • 1. (2024八下·婺城期中) 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是指对计划期内国民经济主要活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作的部署和安排。下列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正确的有( )

    ①到2020年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②到建国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八下·杭州)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5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奇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以下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 )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我国的对外开放自1980年从沿海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深圳—青岛—长江三角洲—武汉这些城市或地区的相继开放,体现了中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实现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成就】

    材料一:……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1. (1) 请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2. (2) 【民族团结】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为左上角镶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红色旗帜,旗帜图案中的四颗小五角星围绕在一颗大五角星右侧呈半环形。红色的旗面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联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团结。

      ——《关于国旗国歌和年号》《人民日报》1949年11月15日

      各族人民大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为此实行了怎样的制度及措施。

    3. (3) 【祖国统一】

      材料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带领下,香港、澳门各界人士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了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的繁荣和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求稳定、求和谐、求发展也日益成为社会的心声和主流民意。 ——摘自肖锋鸣 《重温“一国两制”》

      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并分析港澳回归后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推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大业方面,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四个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担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辟道路】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确立制度】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摘编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形成理论】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的“中国道路”指什么道路? 党的哪次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使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怎样的变化?
    2. (2) 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分别是什么?1992年南方谈话后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怎样的特点。
    3. (3) 补充材料三中A、B两处内容,并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 1. (2024八下·期中) 比较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与1978年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者的共同作用有(  )

    ①都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②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八下·期中) 1976年,“阶级斗争”一词在《人民日报》标题中出现205次,但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标题中仅出现4次。且新增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这体现了(  )
    A .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发生转移 B . 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 C .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D . 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