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改革又出现失误,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社会动荡不安……与此同时,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材料叙述了东欧剧变的(  ) 
    A .    原因 B . 过程 C . 目的 D . 影响
  • 1.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材料中“红色帝国倒塌”的根本原因是( )
    A . 戈尔马骄夫的改革 B . 西方的和平演变思想 C . 八一九事件 D . 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 1. 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答《世界知识》记者问时的发言

    1. (1) 图1中主人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图2是东欧剧变中哪个国家大分裂的表现?由表及里判断,这只是一场分裂吗?
    3. (3)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4. (4) 应如何看待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失败?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 1.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说明( )
    A .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B . 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有优越性 C . 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 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的国情
  • 1. 揭示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两国的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②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步

    ③东欧剧变——宣告两极格局下的冷战落下帷幕

    ④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朝代的终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 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因为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主要是指(    )
    A . 不能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 . 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 . 改革难以使苏联重工业得到发展 D . 改革在理论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
  • 1. (2021九上·金东期末)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信息,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原名 

     
     

     新名 

     
     

     更改时间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共和国 

     
     

     1989 年 12 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90 年 10 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 年 11 月 

     
    A . 殖民体系瓦解 B . 中东动荡 C . 苏联解体 D . 东欧剧变
  •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经济深受重创,战后工人运动高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发达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有人说,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彻底解决了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后顾之忧。

    材料三:1991年12月27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对德国电视二台发表谈话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莫斯科出版的《独产报》直接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

    1. (1) 写出材料一所处时代的国际格局。材料一体现了当时美苏两国怎样的关系?在这一过程当中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彻底解决了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后顾之忧。”
    3. (3)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
  • 1. 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斧锤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三色旗”(俄罗斯国旗)的图片,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 )

    A . 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B . 剖析美苏争霸的形成原因 C . 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 . 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 1. 从下表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苏联“七五”计划到“十一五”计划期间社会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表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社会劳动生产率

    年均增长速度

    1961~1965

    8.5%

    6.6 %

    8.6%

    2.3%

    6.4%

    1981~1985

    3.2%

    3.2%

    3.7%

    1.1%

    3.1%

    A . 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B . 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C .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 民众生活得到提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