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基于对战争的反省……日本确立了“经济立国”的发展战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又适时提出了“贸易立国”方针,以高出口带动高增长。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又适时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方针,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材料强调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政策适时调整 B . 推行民主改革 C . 引进西方科技 D . 美国大力扶植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共同体成长历程简表:

    时间

    事件

    1967年

    欧共体成立

    1973年

    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洲共同体

    1981年

    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

    1986年

    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洲共同体

    材料二:见下图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欧洲共同体是由哪三个组织合并而成?截至1986年,欧洲共同体拥有多少个成员国?
    2. (2) 分析右图,指出西欧经济高速发展是在哪一阶段(用字母表示)。其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3) 上述现象的出现,为美国对西欧政策带来什么变化?
  • 1. 下图是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图中第③阶段发展水准出现的原因不包( )

    A . 得到了欧洲的大量经济援助 B .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 . 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D . 利用了高新技术成果
  • 1. 以下属于社会福利过度发展所带来的弊端的是( )

    ①国家财政赤字扩大

    ②部分民众工作积极性下降

    ③社会保障制度普及化、全民化

    ④贫富差距加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 揭示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两国的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②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步

    ③东欧剧变——宣告两极格局下的冷战落下帷幕

    ④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朝代的终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 (2022九下·) 某同学在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这一-主题,他应该搜集的资料是( )

    ①罗斯福新政    ②欧洲的联合

    ③日本的崛起    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 (2022九下·) 下表中西欧国家的这一变化得益于( )

    时间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工业生产上升

    农业生产上升

    1948- 1952年

    25%

    35%

    4.8%

    A . 杜鲁门主义的推行 B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 欧洲联盟的成立
  • 1.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与这一变化紧密相关的组织是( )
    A . 国际联盟 B . 联合国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 欧洲联盟
  •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下图中第二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 发展速度放慢,出现严重经济危机 B . 经济开始复苏,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C . 经济实力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D . 科技飞速发展,进人知识经济时代
  •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区性和集团性力量无疑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要素,离开对一定集团的依靠和凭借,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超级大国,也难以对重大国际.事务和国际局势发展进程产生足够的影响。西欧在战后率先建立地区性集团并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为西欧国家夺回决定他们本身命运的权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材料二: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单位:亿美元)

    国家

    美国

    日本

    联邦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金额

    9927

    2042

    1870

    1423

    1237

    1006

    材料三:美国延续了罗斯福新政的做法,继续推行运用国家权力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英国颁布一系列国有化法令,把一批重要的企业收归国有;法国在实行国有化之外,还由国家制定指导性的经济计划,宏观规划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和措施。

    材料四:1966--1970 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 ,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效果。但改革步子不大,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依然存在。进入70年代,农业增长率滑坡。1971-1975年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仅为0. 8%,1976-1980年为1.9%。苏联农业落后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 (1) 材料一中,西欧一体化的标志性事件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经济发展情况并说明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共同点。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经济政策的调整进行评价。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