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它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该政策(  ) 
    A .   巩固了全民族抗战局面 B . 壮大了红军的力量 C . 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D .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 1. 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下列所述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材料相符的是(  ) 
    A .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B . 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D . 正确的战略战术
  • 1.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历史观点(  )
    A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 . 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C . 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1.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与以下图片史料所反映历史事件关联度最紧密的文献是(  ) 

    A . 《论持久战》 B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 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们用小车推出来的。”他表达的是淮海战役(  ) 
    A . 战役的原因 B . 战役的进程 C . 战役的影响 D . 胜利的原因
  • 1. 如表是淮海、渡江战役期间山东农民支援前线情况统计。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类别

    粮食

    大车

    小车

    木船

    车夫

    数量

    7.12亿斤

    53万辆

    2.9万辆

    1250艘

    153.3万人

    A . 解放区经济情况不容乐观 B .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巩固 C . 国民党军队作战意志薄弱 D . 解放区土改提高了民众积极性
  • 1. 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的是(  ) 
    A . 重庆谈判 B . 转战陕北 C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 . 挺进大别山
  • 1. 从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一直到渡江战役,山东农民有153.3万人参与支前,为前线战士送去了7.12亿斤粮食。这反映了(  )
    A . 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B . 革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C . 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失败 D . 土改提高了群众积极性
  • 1. 1948年的东北战局对于华北、华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没有东北的胜利全歼敌人,让数十万敌人精锐撤到华北、华东地区,则接下来的两场大战就完全不具备开战条件了。“东北的胜利”指的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青化砭战役
  • 1. 1950年6月9日,毛泽东说:“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打胜的。这一万万六千万人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他们为什么能够发动起来呢?为什么能够组织这么大(三百万)的军队呢?就是因为在这一万万六千万人中间进行了土改。”“要肯定这个伟大的胜利,有了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这个胜利。”其中“这个伟大的胜利”是指(  ) 
    A . 国共对立时土地革命的开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解放区土改顺利完成 C .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土改的完成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