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八上·宁波期末)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国民大革命主要进程 B .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1. (2022八上·路桥期末) 国共两党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 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此全国人民所为疾首蹙额,而有识者所以彷徨日夜,急欲为全国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摘编自19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抗战老照片选登

    冀中回民支队    平型关伏击日军   纽约华侨捐赠救护车    台儿庄保卫战

    材料三:

    1. (1) 材料一反映当时国共两党有着怎样的共同奋斗目标?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中的图表,说明内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4. (4) 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
  • 1. (2022八上·松阳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始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悲壮歌声之中。它在另一种条件下继续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这种包含着成功的失败,同辛亥革命的结局非常相似。                    

    材料二:

    材料三:场景一、场景二是对解放战争中两场重大战役的描述。

    场景一:此战役调动了华东、中原、华北各解放区,动员一线和二线民工计150万人,出动手推车88万余架,担架20.6万副,运到前线的粮食4.3亿斤,9300头牲畜,弹药3268吨,军用物资33万吨,还转运伤员6万余人。此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场景二: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从4月20日夜起至21日,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长江战线上,强渡长江,一举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4月23日,成功占领南京,5月27日解放上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并举一实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2. (2) 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和作用?请你选择其中一幅予以印证。
    3. (3) 根据材料三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场景一、二战役的名称。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
  • 1. (2023八上·温州期末) 1947 年12月,毛泽东指出:在大别山各兵团没有站住脚……我也不敢讲伟大的转折点……现在我们要向全国人民号召,准备在几年内取得全国的胜利。此论断主要基于(    )
    A . 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B . 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 C . 战略进攻形势的变化 D . 国民党大陆统治的覆灭
  • 1. (2023八上·义乌期末) 以下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段解读正确的有(   )

    ①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工农武装割据,寻求新的道路

    ③北洋军阀统治,政局动荡不安       
    ④结束百年屈辱,人民当家作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 (2023八上·义乌期末) 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次战役路线图,与之对应的主题是(   )

    A . 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 B . 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C . 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D . 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
  • 1. (2023八上·义乌期末) 三大战役后,中共中央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这次会议是(   )
    A . 遵义会议 B . 西柏坡会议 C . 政治协商会议 D . 重庆和谈
  • 1. (2023八上·缙云期末) 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工具。右图是三大战役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分别代指三大战役,请根据所学指出图中②处应该填入(   )

    A . 淮海战役 B . 辽沈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 (2023八上·海曙期末) 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
    A . 战略防御 B . 战略相持 C . 战略决战 D . 战略进攻
  • 1.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近代化的探索 B .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 .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