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1九上·期中) 以下为抗日战争简表。表中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

    消灭日军

    消灭伪军

    军民伤亡

    经济损失(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

    150多万人

    118万人

    3500多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①对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起决定作用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广泛支持和帮助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 (2021九上·期中) 2021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回顾历史,珍爱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图释史: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图一:日军侵入沈阳

    图二:美国“国耻日”

    图三:《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材料二:中、美、英三国二战损失统计表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亡

    经济损失

    消灭日军

    伤亡

    伤亡

    3500多万人

    6000多亿美元

    150多万人

    100多万人

    50多万人

    材料三: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1. (1) 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后果?请列举中国战场上法西斯暴行和反法西斯的战役各一例。
    2. (2) 图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图三中宣言签署有何意义?
    4. (4) 材料三是蒋介石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谈话?这个事件对中国时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5. (5) 根据上述表格,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从中你有何感悟或启迪?
  • 1. (2021九上·浙江月考)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

    1. (1) 列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的史实两例,说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 (2)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抗体战争中的中流砥柱。结合下列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使中国人民“燃烧起新的希望”的?
    3. (3) 分析下列表格中的数据,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军民伤亡(人)

      物资损失(美元)

      其它

      世界

      9000万

      4万亿

      --

      中国

      3500万

      1000亿(直接)

      5000亿(间接)

      抗击和牵制了日本2/3以上的陆军主力,歼灭日军150,0000余人

  • 1. (2020九上·余杭期末) 1958 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 1937)④赞赏时 期(1937- 1944)⑤清醒时期(944- 1949)⑥敌对时期(949-____)。其中第④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 )
    A .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 . 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D . 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地带
  • 1. (2020九上·萧山期末)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944-1949);⑥敌对时期(949-▲)。其中第④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 )
    A .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 . 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D . 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地带
  • 1. (2020九上·柯桥期末)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1945 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情况表(部分)

    时间

    1931年

    1937年底

    1941年

    1942年

    1945年日本投降

    总兵力

    23万

    24个师团

    51个师团

    58个师团

    169个师团

    战场

    中国东北

    太平洋战场

    中国战场

    朝鲜战场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人数

    1万多人

    0个师团

    21个师团

    1个师团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53个师团

    44个师团

    ——摘编自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

    1. (1) 中国是第一次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与者、战胜国,中国是否都获得了战胜国或参与者应有的国际地位?为什么?
    2.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际地位变化与材料一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 1. (2020九上·青田期末)   20世纪以来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硝烟已经散尽,却给整个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战役的胜利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

    ——美 ·罗斯福

    材料三: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联合国家宣言》

    1. (1) 材料一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分别是哪两次战役?
    2.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1. (2021九上·余姚月考) 有史学家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以下行动中能体现中国为建立和维护该共同体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

    ①参加诺曼底登陆

    ②参加雅尔塔会议

    ③远征军赴缅作战

    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0九上·长兴期末)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

    材料二:民国三十二年一月,随着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不断深入,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得到了盟军的肯定。美英首先与中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相关的不平等条约。随着抗日战争不断的延续,西方各国相继取缔了对华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离……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被一取职消……屈辱的一页从此翻了过去,中国人民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根据三则材料,说明不同时期各方在处理不平等条约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 1. (2020九上·海宁期末) 在烽火狼烟中,各方力量紧紧拧成一股绳,为国家的命运而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寇深矣!祸亟矣!同胞们,起来,一致的团结啊!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二:1937年7月16日,蒋介石呼吁国际联盟及九国公约的签署国家介入调停……为避免激恼日本,美国国务卿赫尔甚至停止交运中国政府已购买的轰炸机。——《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材料三:我三大盟国(中、美、英)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

    材料四:(近代以来)一次次的斗争,都不幸地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复兴中国的梦始终未能实现……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复兴中国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 (1) 联系材料一,分析这一宣言的发布对国内局势的影响。
    2. (2) 从材料二、三中可见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推断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 (3)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复兴中国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联系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予以分析。(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