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下列口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是( )
    A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1. 1936年11月18日,《西北真报》社刊印“紧急号外”,登载了“欢迎红军第四方面军到达陕西来”的新闻。这一新闻折射出(    )
    A . 遵义会议挽救中国革命 B . 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C .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 .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 1.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部壮丽的史诗。下列诗句描述的事件发生在长征期间的有(    )

    ①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②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人民是革命的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个消息传到中国以后,使当时爱国的知识分子燃起了仇日的怒火,北京专科以上学校学生三千余人举行大示威游行,向总统府请愿,要求惩办曹、陆、章三人。 六月三日,上海各校学生遥宣告罢课。 各地学生先后响应。

    ——钱歌川《民国历史小丛书》

    材料二:在湖南,从北伐军1926 年夏进入那里到第二年1月,农民协会会员从40万人激增到200万人。 在城市,工人运动也高涨起来,湖南、湖北两省总工会相继成立,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七七事变后,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弥漫了全中国。 统一战线的口号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抗日战争被认为是 1927年中断的北伐战争的复活。

    ——傅吾康《一百年来的中国革命,1851—1949)

    1. (1) 指出材料一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2. (2) 据材料二,概述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的关系。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统一战线”的名称,并简述对“抗日战争被认为是 1927年中断的北伐战争的复活”的理解。
  • 1. 历史图片承载着党的光荣奋斗史。某校开展“走进历史图片中的革命岁月”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列历史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④③①② B . ②④①③ C . ④①③② D . ②④③①
  • 1.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再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下列浮雕描述的历史事件,按其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①②③
  • 1.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下列革命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③①④②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②③①
  • 1. 百年风雨路,擘画新征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三某班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后,甲组同学搜集了下列资料,并按资料所示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中共一大会址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开国大典 “一五”计划实施

    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⑥香港回归 ⑦中共十九大 ⑧全面脱贫

    材料二:乙组同学绘制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时间轴”,并把材料一的资料序号正确标注在“时间轴”上的社会发展各个阶段。

    1. (1) 上述资料所示历史事件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2. (2) 请在“时间轴”中任选一个阶段,用相关资料的信息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此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 (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3. (3) 概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意义。
  • 1. 人类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下面对中国的归纳正确的有 ( )

    ①1840—1901年 屈辱岁月,悲壮抗争
    ②1927—1936年 国共对峙,走向合作
    ③1946—1949年 民主科学,走向胜利
    ④1979—2021年 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国情影响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 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引读》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数据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容是什么。
    2. (2) 概括材料二两图反映的共同现象。任选一图,指出其粮食产量变化与哪一农业政策密切相关。
    3. (3) 中国共产党擅长在复杂形势下做出符合国情的选择。综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史实对此观点加以论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