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俄和美国都通过改革来应对危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是(  ) 
    A . 都从根本上解决了危机 B . 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 . 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1.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罗斯福说:我向你们保证,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材料体现美国(  ) 
    A .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 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 . 确保对复业银行的救助 D . 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 1. 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 B .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 . 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 . 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 1. 美国电视台拍摄《罗斯福新政》的电视专题片,下列情节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 .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调整农业政策 C . 《紧急银行法案》通过后对银行业进行整顿,大量银行宣布破产——整顿金融体系 D . 大批失业工人正在参加田纳西水利工程建设——推行“以工代赈”
  • 1. 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 
    A .   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B . 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水平 C . 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 D . 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
  • 1. 1938 年,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最高工时每周40小时,加班工资增半。但这一法案并未把海员、渔民、家仆及农业工人等列入在内。材料表明美国(  ) 
    A . 全面粗暴干预经济危机 B . 阶级矛盾根本消除 C . 并未普遍实现公平劳动 D . 社会已经分崩离析
  • 1. 下表是美国政府投资修建的公共工程,其直接目的是(  ) 

    时间

    项目

    1933-1937年

    国有林区740万英亩;国有公园20万亩

    1935-1942年

    公路664万英里;机场285个

    A . 缓解就业压力 B . 完善基础设施 C . 加速战争准备 D . 推广科技成果
  • 1.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面对各种危机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考验着人类的智慧。李老师以"危机与抉择"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板块,请你完成各板块的问题探究。
    1. (1) 板块一:【面对制度困境之抉择】

      面对图一出现的历史现象,俄国政府是如何解决的?分析图二中日本经济类型初三所占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

    2. (2) 板块二:【面对社会危机之抉择】

      分别简述下面三位历史人物在国家危难之时所作出的具体抉择。)

    3. (3) 板块三:【面对经济危机之抉择】

      根据下表信息,指出三国面对经济困难,分别实行了什么政策?归纳其摆脱危机的共同特点。

    4. (4) 板块四:【面对共同问题之合作】

      根据上面图片中的信息,说一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什么?"雅尔塔三巨头"聚会后诞生了哪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国加入WTO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当前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一点即可)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广泛展开,你觉得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应该注意些什么?

  • 1. 人类历史的发展常伴危机,危机处理能力彰显了国家的治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极度的怀疑……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欧洲宗主国在其殖民地的威信却一落千丈,白人不再是天命所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报纸上连篇累牍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在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摘自《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危机时刻,事关东西方若干民族的生存和文明的存续,事关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在这场文明与野蛮的较量中,野蛮的侵略势力曾一度占据上风,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占据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然而,反侵略阵营最终取得了大战胜利。

    ——王建朗

    材料四:独立后,印度确立了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模式……赢得独立后,大部分非洲国家盲目照搬原宗主国或美国的发展模式,也有极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于也是一种模仿或照搬,结果并不理想……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选择了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探索。

    1. (1) 归纳材料一中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指出材料中“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罗斯福太迁就工人”的具体表现?为什么罗斯福新政会给部分人以“社会主义”印象?
    3. (3)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野蛮的侵略势力”主要指的是哪些国家?分析“反侵略阵营最终取得了大战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4. (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四,归纳亚非拉国家发展道路的共性。
    5. (5)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各国应如何应对当下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危机。
  • 1. 美国《政治周刊》评论说,美国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 
    A . 改变了美国外交策略 B . 削弱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程度 C . 根除了美国经济危机 D . 政府对经大规模干预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