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罗斯福新政中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消费与生产的均衡。这肯定了“新政”中哪一方面的措施?(  ) 
    A . 以工代赈 B . 调整农业政策 C . 整顿金融体系 D .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1.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生产更多的商品……政府应该担负经济管制的任务,当金融、工业巨头的行为违反公众福利时,政府必须迅速干预并保护公众利益。”这种现象出现在(  )
    A . 苏联 B . 美国 C . 英国 D . 日本
  • 1. 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积极应对.最终使美国渡过了这场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 
    A .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B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C . 刺激消费和生产 D . 消除经济危机
  • 1.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二:

    对外开放格局

    时间

    开放的城市或地区

    1980年

    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

    1984年

    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1992年

    重庆、武汉、满洲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陆市县

    ——改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阐发的一系列全新思想犹如一股强烈的东风,驱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四:他迅速制订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例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来整顿银行秩序,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注入资金,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次会议开启了“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
    4. (4)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典型特征?
    5. (5) 综合上述材料,总结改革取得成功的经验。
  • 1. 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 
    A .   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B . 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水平 C . 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 D . 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
  • 1. 美国电视台拍摄《罗斯福新政》的电视专题片,下列情节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 .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调整农业政策 C . 《紧急银行法案》通过后对银行业进行整顿,大量银行宣布破产——整顿金融体系 D . 大批失业工人正在参加田纳西水利工程建设——推行“以工代赈”
  • 1. 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 B .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 . 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 . 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 1. 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工业化建设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苏联模式”,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1933 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这反映了,苏联模式和罗斯福新政都(  )
    A . 发挥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 B . 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 .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
  • 1.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美国(  ) 
    A . 进行南北战争 B . 实施罗斯福新政 C . 废除黑奴制 D . 走上法西斯道路
  • 1.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 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 B . 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C . 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 . 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