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六安期中) 国内人口迁移有省内迁移和省际迁移两种类型。下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按照城镇化率降序排列的省级行政区城市人口迁移率统计(港澳台数据暂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省份中,城市人口省内迁移量基本保持平衡的是( )
    2. (2) 与上海市相比,北京市城市人口省内迁出率更高,可能是因为北京市( )
    3. (3) 内蒙古城镇化率较山东、河北等东部沿海省份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内蒙古( )

      ①省内迁出率低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生态保护政策影响

  • 1. (2024高一下·大理月考)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4年1月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根据经济状况城镇化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城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2) 目前我国和英国所处的城镇化阶段分别为( )
    3. (3) 关于城镇化现象及其所处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 1. (2024高一下·禄劝期中) 右图为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

    1. (1) 相比其他两国,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是
    2. (2) 据图可知,英国目前可能出现
  • 1. (2024高一下·德州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安,陕西省省会,位于渭河平原上(图11)。先后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朝代定 都于此,号称“十三朝古都”。2023年9月4日,《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管理及审批 办法》发布实施,统筹划定西安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聚焦城市核心功能和竞争力,确定“北跨、西进、东拓、南控”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七大功能区。

    1. (1) 据图描述陕西省地形特征。
    2. (2) 从地形角度,说明西安成为十三朝古都的有利条件。
    3. (3) 将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两个)、国家科学与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区、秦岭生态保护示范 区填入图中①一④处。并就西安城市发展战略中“东拓”、“南控”任选一个方向,说明其规划理由。
  • 1. (2024高二下·福州期中) 读黄河沿线省会城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黄河沿线省会城市城镇化率叙述正确的是( )
    2. (2) 打造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群有利于( )

      ①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 ②解决核心城市城市化问题

      ③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 ④扩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

  • 1. (2024高一下·简阳期中) “半城镇化 ”是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 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 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我国在 2010 年前后进入了“半城镇化 ”阶段,随之出现的 各种社会问题至少需要 20 年时间才能逐步解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半城镇化 ”给乡村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2. (2) 在解决“半城镇化 ”问题的过程中
  • 1. (2024高一下·简阳期中) 监测和分析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不仅能了解城市化进程,而且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具有 重要意义。下图示意 1990-2020 年大湾区部分城市不透水面与绿地(林地与草地)空间比例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1990-2020 年图示城市
    2. (2) 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反映当地

      ①城市化水平提升 ②后备土地充足 ③产业结构变化 ④绿地面积减小

  • 1. (2024高一下·简阳期中) 下图为江苏和贵州两省城镇化水平柱状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2. (2) 导致江苏、贵州两省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1. (2024高一下·浑源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镇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镇化进程。

    1. (1) 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前后江苏省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 (2) 说明江苏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不利影响。
    3. (3) 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 (2024高一下·浑源期中) “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居住地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镇化的一种新趋势。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 (1) “就地城镇化”的表现有(  )

      ①外出务工人员减少 ②从事非农业的人口比重上升 

      ③农业用地增加 ④主要产业为工业、服务业

    2. (2)  “就地城镇”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