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合江月考) 下列关于新冠病毒、新冠感染及其预防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 )个

    ①新冠病毒营寄生生活②抗生素可以治疗新冠感染

    ③新冠病毒可以感染植物细胞④健康人勤洗手、戴口罩、场所消毒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⑤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⑥新冠病毒可以进行分裂生殖

    ⑦学生加强锻炼、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A . 3 B . 4 C . 5 D . 6
  • 1. (2024八下·合江月考) 实验题

    板蓝根是中国传统中药,含多种能提高免疫力的物质。科研人员研究板蓝根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以确定板蓝根的药用价值。脾脏指数可反映免疫力,脾脏指数高表示免疫力强,反之则表示免疫力弱。具体实验如下:选取20只年龄、体重相近的小白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第1-3组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溶液2毫升,第4组注射2毫升生理盐水,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两周后,测试小白鼠的脾脏指数(如下表)。

    组别

    板蓝根溶液浓度(g/mL)

    脾脏指数

    1号鼠

    2号鼠

    3号鼠

    4号鼠

    5号鼠

    第1组

    0.268

    5.901

    5.923

    5.924

    6.007

    5.990

    第2组

    0.067

    4.882

    4.977

    4.955

    4.912

    4.889

    第3组

    0.017

    4.669

    4.701

    4.700

    4.683

    4.720

    第4组

    生理盐水

    4.587

    4.590

    4.591

    4.589

    4.588

    1. (1)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科研人员应选取年龄、体重相近的小白鼠,保证(填“相同”或“不同”)的饲养条件,目的是
    2. (2)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第组。根据数据表绘制出上图中两个折线图,正确表示板蓝根对小白鼠脾脏指数影响的是图(填“甲”或“乙”)。
    3. (3) 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 (2024九下·桂林模拟) 全国爱肝日是每年的3月18日,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以肝脏为靶器官、可引起多器官损伤的传染病。迄今为止,接种乙肝疫苗仍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型肝炎疫苗就是病原体 B . 乙型肝炎病毒是抗体 C . 接种疫苗属于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D . 接种疫苗预防肝炎属于特异性免疫
  • 1. (2024八下·苍溪期中) 《苦疫行》:“一旦查有病疫者,閤[hé]家闭之至七日。七日之中或再病,牢守严防必二七。”文中所述控制传染病流行采取的措施是(    )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人群 D . 消杀病原体
  • 1. (2024八下·浦北月考)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注射HPV疫苗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免疫学角度看,HPV疫苗属于抗原 B . 注射HPV疫苗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 . 注射HPV疫苗获得的免疫不可以遗传 D . 注射HPV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1. (2024·昆明一模)  认真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发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慢性肝脏炎症,甚至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的预防丙肝的疫苗。

    资料二: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主要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甲流。

    1. (1) 丙肝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在动物活细胞内。
    2. (2) 从传染病上分析,资料一中属于病原体的是
    3. (3) 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学校建议学生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种做法属于
    4. (4) 注射流感疫苗后,会刺激人体的产生抗体,从而提高对甲型H1N1的抵抗力。
  • 1. (2024八下·南昌期中)  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 . 甲表示易感人群 B . a只包括细菌和病毒 C . 保护丙的措施是戴口罩、勤洗手 D . 缺少甲、乙、丙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 1. (2024·新疆模拟)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免疫系统只能防御病原体入侵 B .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的过度反应 C . 免疫系统越强越好,不会出现免疫失调 D . 免疫缺陷病都是由遗传引起的
  • 1. (2024八下·深圳期中)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发烧持续时间长,症状也较为严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对有甲流病人呆过的教室进行消毒,属于控制传染源 B . 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来看,甲型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 C . 不与甲型流感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 . 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户外运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 1. (2024八下·深圳期中)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炭疽病

    1. (1) 某人因和炭疽病患者接触而患病。从传染病流行环节来看,这个人患病前属于
    2. (2) 为了防止炭疽病在人群中流行,医生建议注射由脱毒病菌制成的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
    3. (3) 实验中的脱毒病菌属于
    4. (4) 根据巴斯德的实验,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后,绵羊不再患炭疽病的原因是:第一次注射的脱毒病菌刺激了绵羊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了能抵抗炭疽杆菌的。当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时,绵羊内会产生大量的上述物质与强毒病菌结合,使病菌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