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0八下·丽水期末) 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当时的中国与世界。下列历史人物的共同追求和特点有(    )

    ①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②都想帮助国人重新认识外部世界

    ③对国家前途命运充满忧患意识

    ④让全体中国人突破了狭隘的世界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0八下·西湖期末) 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以下著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天演论》  ②《海国图志》  ③《四洲志》  ④《使西纪程》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②④① D . ③①②④
  • 1. (2020八下·富阳期末) 自鸦片战争以来,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面对中国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他们开始重新认识外部世界。下列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正确的有(    )

    ①林则徐组织编写了《使西纪程》

    ②魏源写成《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

    ③容闳促请清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

    ④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编译《四洲志》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诚能大小增修,讵非军国交便?战舰有尽,而出鬻之船无尽,此船厂之可推广者一。火器亦不徒配战舰也,战舰用攻炮,城垒用守炮,况各省绿营之鸟铳、火箭、火药,皆可于此造之。此外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火轮车、自来火、自转碓、千斤秤之属,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以前民用,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 而制之。

    ——《海国图志》

    材料二:……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何至坐视彼族越九万里而群逞披猖,肆其非分之请,要以无礼之求,事无大小,一有龃龉动辄称戈,显违公法哉!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者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材料四: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是故变之途有四,其一如日本,自变者也。其二如突厥,他人执其权而代变者也,埃及高丽等国皆 是。其三如印度,见并于一国而代变者,越南缅甸等国皆是。其四如波兰,见分于诸国而代变者也。……彼犹太之种,迫逐于欧东;非洲之奴,充斥于大地,呜呼!夫非犹是人类也欤!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他提出这种思想的目的何在?
    2. (2) 材料二中的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是什么?在此种思想指导下,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他们提出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郑观应的说法对吗?在当时的中国能设立议院吗?为什么?
    4. (4) 材料四与材料一、二的观点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 1. “他在唾骂声中出使,又在唾骂声中回国”,“他不融于时代的主流,他也不肯随俗浮沉”,面对个人命运的坎坷,他依然自信“流传百代千秋后,定识人间有此人”。他就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臣(    )
    A . 魏源 B . 郭嵩焘 C . 林则徐 D . 容闳
  • 1. 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早期留学生以及走出国门的外交使臣,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孤独的先行者”、“壮志难酬”、“人生命运坎坷艰辛”几乎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下列不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A . 魏源的《海国图志》在当时中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而在日本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 B . 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有力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 C .   容闳多年促成的派遣留学生的计划推行了不到10年夭折了。 D . 郭嵩焘被委以出使英国钦差大臣后,朝野谩骂之声不绝于耳。
  • 1.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体现在(   )
    A . 在广州支持禁烟,1839年6月领导主持了虎门销烟。 B . 在担任钦差大臣期间,招募水勇,积极筹备海防,使得英军在广州无隙可乘。 C . 设立译馆,翻译一些西方书籍,组织编译《四洲志》,向西方学习。 D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瘾祸福避趋之”,在国家危难时敢于担当的精神
  • 1. 鸦片战争以来一部分先进中国人逐步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开始“开眼看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 . 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启蒙 B . 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 C . 旧有“华夷观念”的转变 D . 早期留学生和外交使臣的奔走宣传
  • 1. 探究题

    某校八年级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近代仁人志士的寻梦之旅”,在全班展览他们准备的相关成果资料,请你也参与进来,完成探究任务。

    ①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②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③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 及。”

    ④洪秀全:“相与正已正人,相与作中流之砥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1. (1) 任务一:根据下列表格中的类别,填写对应内容的序号

      改革家

      农民起义领袖

      民族英雄




    2. (2) 任务二:通过以上近代各阶层仁人志士的名言名句,说说他们探索救国之路的目标是什么?
    3. (3) 任务三:该小组同学在展示中,在对比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变法异同点时遇到的困难,请结合相关史实,帮助他们决定。

    4. (4) 综合以上探究内容,你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有何认识?
  • 1. 想一想,写一写。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加剧,促使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不断扩大。为了解西方,抵御外侮,一批先进中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张,完成下表。

      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设立译馆,主张要了解世界,编译《四洲志》,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魏源

      促使清政府派遣留学生。

      郭嵩焘

    2. (2) “开眼看世界”在当时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这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