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与其功绩对应正确的是(  )
    A . 林则徐——举办近代民族工业 B . 康有为——建立民主共和国 C . 洪秀全——建立君主立宪制 D .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 1. 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
    A . 林则徐 B . 关天培 C . 康有为 D . 陈化成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清政府颁布了一项对西洋商人的管制条例,有下列重要规定: 在贸易期间,夷商每月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才可到公园游玩;夷商不准坐轿;夷商不准直接晋见中国官员,有所请求时,应写妥呈文请洋行代转;夷商不准到街上购买东西;不准探听物价;不准买中国书籍。

    ──《中国人史纲》柏杨

    材料二:挽郭嵩焘:“鸿文硕学郁儒宗,才过古人,不掩其德;赤胆忠肝筹国是,谤满天下,无损于名”。

    ──清末学者 王先谦

    材料三:“关键性术语使用的变化雄辩地证实了在对西方理解过程中的这种进步。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称为‘洋务’和‘西学’,在九十年代就称为‘新学’。”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 (1)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是怎么看待西方的?
    2. (2) 材料二挽联中赞誉了郭嵩焘的“赤胆忠肝筹国是”,请举例说明。挽联中的“谤满天下”又指什么?
    3. (3) 说说材料三中对“与西方有关的事务”的术语称呼变化的差别。这种变化说明什么?
    4. (4) 除了郭嵩焘外,请你再举一位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说说其对西方的认识是怎样领先时代的。(本题也可以这样设问:除了郭嵩焘、魏源、林则徐、容闳外,请你再举一位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说说其对西方的认识是怎样领先时代的。)
  • 1. 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无论是爱国官兵,还是广大劳动人民都奋勇反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 事 相 始 终,断无中止之理。”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

    材料二:舰远致被鱼雷击中沉没时,……坠落海中,其随从刘忠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按犬首入水,自己亦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1. (1) 材料中的“本大臣”是谁?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这一历史事件是什么?列举英国为此发动的战争中的两位民族英雄的姓名?
    2. (2) 材料中提到的民族英雄是谁?他牺牲于这次海战中,这次海战的名称是什么?列举近代史上,两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农民运动?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下)

    材料二: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战,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下关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无敌初中历史年表》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3. (3) 鸦片战争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 1.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见图)。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阅后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2. (2)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为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在哪场战争中为烧毁?
    4. (4) 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diaoyudao问题源于哪场战争?
  • 1.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  )
    A . 严复 B . 容闳 C . 魏源 D . 康有为
  • 1. 今年是虎门销烟180周年,领导虎门销烟的历史人物是(  )
    A . 林则徐 B . 李鸿章 C . 康有为 D . 左宗棠
  • 1. 下列有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引发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C . 他编著了《海国图志》,在19世纪中期成为日本的畅销书 D . 林则徐1839年领导禁烟运动,捍卫了中华民族尊严和根本利益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清政府颁布了一项对西洋商人的管制条例,有下列重要规定:在贸易期间,夷商每月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才可到公园游玩;夷商不准坐轿;夷商不准直接晋见中国官员,有所请求时,应写妥呈文请洋行代转;夷商不准到街上购买东西;不准探听物价;不准买中国书籍。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挽郭嵩焘:“鸿文硕学郁儒宗,才过古人,不掩其德;赤胆忠肝筹国是,谤满天下,无损于名”。

    ——清末学者王先谦

    1. (1)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人是怎么看待西方的?
    2. (2) 材料二挽联中赞誉了郭嵩焘的“赤胆忠肝筹国是”,请举例说明。挽联中的“谤满天下”又指什么?
    3. (3) 除了郭嵩焘外,请你再举一位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说说其对西方的认识是怎样领先时代的。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