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1九上·浙江期中)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的是(     ) 

     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列强开始扩张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二战的胜利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实行对外开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1九上·浙江期中) 下列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早期汽车      

     ②蒸汽机车    

     ③智能手机与图像识别     

     ④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①④③
  • 1. 某校九年级二班同学以“近代欧美大国关系”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次序排列表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900年

    第一位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第二位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第三位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第四位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材料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示意图

    材料三:二战后的大国关系

    1. (1) 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次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使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将图示中“1、2”处的条约补充完整。图示中这两次国际会议有哪些相似之处?
    3. (3) 根据漫画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关于二战后大国关系的历史信息。
    4. (4) 当今世界,俄乌冲突加剧,中美对抗升级。你是如何认识大国关系趋向的?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美国《赫芬顿邮报》子报《世界邮报》创刊号于2021年1月22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发布,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木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摘自香港《文汇报》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昔底德陷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得到印证的史实。面对“萧条、危机”,为了“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德国和日本是怎样寻求解决的?
    2. (2)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的“两大集团”的对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材料三中习近平主席说:“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请运用中国史的有关知识,加以说明。
    4. (4) 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崛起的中国应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请你提几点良策。
  • 1. (2021八下·嘉兴期末) 美国最具权威的《时代》周刊杂志评选出20位20世纪最具影响的大企业家,其中,亨利·福特位列榜首。这可能与其哪一成就有关(   )
    A . 工厂制度的创立 B . 内燃机的发明 C . 流水线生产方法 D . 发明有线电话
  • 1. (2021八下·苍南期末)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 电力的广泛应用 B . 内燃机的应用 C . 飞机的迅速发展 D . 蒸汽机的改进,
  • 1. (2021八下·余姚期末) 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革。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有(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1八下·余姚期末) 对下表《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的解读、正确的有( )

    1800

    1897

    1880

    1900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①城市人口逐步上升

    ②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

    ③城市化进程推动工业革命

    ④表中城市人口数量差异性大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 (2021八下·丽水期末) 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这段话中“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是指(    )
    A . 珍妮机的发明 B . 火车机车的发明 C . 电力的广泛应用 D . 飞机的发明
  • 1. (2021八下·镇海期末) 历史的长河中,船承载着历史,船启迪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宝船互通有无

    材料二:帆船跨越世界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三:铁舰敲响警钟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郑和船队与各国交往的特点,并说说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2. (2) 写出材料二中“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有关的航海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这一说法的合理性。
    3. (3) 从材料三铁甲舰“定远号”的装备来看,它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定远号”铁甲舰的定购与中国近代哪一次救国探索有关?“定远号”铁甲舰的沉没给近代中国探索发展敲响了怎样的警钟?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