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新疆模拟) 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 .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C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 D . 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 1. (2023·娄底模拟)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将这些植物分为①②④与③⑤两类,则分类依据是有无种子 B . ⑤类植物叶内没有输导组织,因此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 . ④属于裸子植物,我们吃的“松子”是它的果实 D . ③类植物为生物圈提供了约90%的氧气
  • 1. (2024八下·成都期中)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 (1) 若用A图表示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则:图中Ⅰ可表示作用,图中Ⅱ可表示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大都能完成过程(填序号),植物在白天进行过程(填序号)。
    2. (2) 图中B、C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向B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幼苗的光合作用会,(填“增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3. (3) 如果将B中的漏斗和玻璃管全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均将(填“增强”或“减弱”)。
    4. (4) 根据右图甲、乙实验装置分析:

      a.该实验可探究的变量是。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将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分别摘下甲乙装置中的叶片,利用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甲装置叶片遇碘,乙装置叶片遇碘变蓝。

    5. (5) 由以上实验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空气环境保持清新,我们该做些什么?请提出你的建议:
  • 1. (2024八下·巧家月考) 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 .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B . 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 . 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 . 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 1. (2024·信都模拟) 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 . 生物的呼吸作用
  • 1. (2024·娄底模拟) 碳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它通过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同时也影响着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和数量。如图是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理论上讲,没有B成分,碳循环就不能进行 B . 图中的①③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分解作用 C . 图中包含的食物链为D→B→C D . 图中的B体内储存的能量比D多
  • 1. (2024八下·巴东)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如图一表示某荒漠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图一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图二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其中甲是分解者,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是生产者-------青草,丙是;若图二丙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c代表
    2. (2) 图二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填序号)过程开始,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传递过程中是的。
    3. (3) 在图一中蛇和荒漠雕鸮的关系为,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填序号)。
    4. (4) 为我国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国家倡导多植树造林,实际是利用植物的,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采用的具体措施是
  • 1. (2024·七上·盘龙期末)  2023年4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既是水库、粮库,也是碳库,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 . 降低大气湿度 C .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 . 防风固沙并防止水土流失
  • 1. (2024七上·大祥期末)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 . 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 . 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 D . 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 1. (2024七上·沐川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圈碳—氧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煤、石油的过量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碳 —氧平衡具有破坏作用 B . 缓解碳 —氧平衡被破坏的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低碳生活等 C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碳 —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D . 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指生物圈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