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 填表题

        某校808班同学,准备用历史史实来充实“杭州别样的精彩”。现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表格中历史史实的表述。

    杭州别样的精彩 历史史实
    杭州恰如历史人文经典藏书底蕴让人迷恋 文化遗址 (示例)跨湖桥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距今8000多年。良渚文化遗址位于余杭区,距今5000多年。
    著名古都 以杭州为首都的古代政权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两宋中的①政权。
    杭州恰如一幅钟灵毓秀的山水画卷,她的美丽让人惊叹 西湖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是宋代著名词人②所写,他在杭州主政时曾在西湖筑有苏堤,其代表作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 其最南端点余杭(今杭州) ,沟通的最南端大水系是③
    杭州恰如一座美丽华贵的人间天堂,她的繁荣让人赞美 丝绸魅力 位于丝绸之路要道上的阿拉伯帝国首都④。内专门有卖杭州的丝织品,命名“汉沙维耶” ,意为杭州的
    美丽赞誉 “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这元朝时旅居中国多年的意大利威尼斯人⑤对杭州的赞誉。其回国后和朋友合作写成的《行记》引起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杭州恰如潮起潮涌的时代赞歌,她的创新活力让人推崇 经济活力 两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杭州与苏州、湖州同属江南经济,农业发达,当时民间流传着“⑥”的谚语。
    文化活力 北宋平民⑦当年在杭州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杭州恰如一道温暖如春的最美风景,她的幸福和谐让人向往。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 杭州古名余杭,相传是⑧经过此地时留下一“方舟(杭)”,因此得名“禹杭”或“余杭”。 传说中的主人公曾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德传说。
    精忠报国的故事 青山有幸埋忠骨。西湖边的岳坟里,埋葬的是抗金名将⑨
    。关于他的著名故事是其母在其背上剌上“精忠报国”四字,激励其保家卫国。
    请写一句表达你对表中内容的感受或感悟的话:⑩
  • 1.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围攻汴梁城,宋兵于夜间向攻城金军发射霹雳炮,他们被炮火烧乱阵脚,无奈北撤而去。可见,当时北宋火药武器的应用( )
    A . 阻止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B . 打消了金军继续南下的念头 C .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D . 发挥了在攻防作战中的优势
  • 1. 宋代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 .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 . 政府传播古典文化 C . 印刷术的改良和推广 D . 市民精神生活丰富
  • 1. (2021七下·柯桥月考)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

    材料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历史上,唐代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王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结果。

    材料三: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士人读书风气盛行”主要是由于唐朝继续推行了什么制度。材料中提到“文学艺术繁荣”,请结合课本知识,列举几位代表人物及作品名字。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请结合课本知识,列举一位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外国人名字
    3. (3) 根据材料三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所说,列举出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这种方法优于手抄百倍,但是雕版印刷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刻版需很长的时间,存放刻版又要占据大量空间,如果一部书不再重印的话,刻版便成了废物。

    材料二  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曾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弊端及宋朝人是如何改进的。   
    2. (2) 材料二中的第三种东西指什么?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宋朝科技发展的特点。   
  • 1.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人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A . 指南针 B . 造纸术 C . 印刷术 D . 火药
  • 1.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记载的是( )

    A . 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 . 纸张在当时比较昂贵 C . 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 . 指南针在航海中出现
  • 1. (2020八上·温州期末) 下列发明对于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有(    )

    ①造纸术

    ②雕版印刷术

    ③火药术

    ④活字印刷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0八上·仙居期末) 下列图片所展示的文物中能见证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0八上·余姚期末)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融合进一步 加强和封建经济、文化继续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感知]

    材料一:

     [文物证史]

    材料二:“华光礁1号”古沉船是在南海海底考古发掘的,它是目前中国在远海海城发现的第一艘古代沉船船体。残存船体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3米至4米,初步估计该船排水量超过60吨。出水近万件文物,绝大部分是福建和江西景德镇生产的陶器和瓷器。

     [历史解释]

    材料三:

     [历史评判]

    材料四: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 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美国学者德克.海德指出:“在14世纪初,火药传入欧洲……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

    1. (1) 请完成材料一图中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A; B;C
    2. (2) 从材料一的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的沉船“华光礁1号”最有可能是哪个朝代的船只?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4. (4)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请结合材料三提供的图片资料加以说明。
    5. (5) 根据材料四,你如何评价宋元科技在中国和世界发展史上的地位。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