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七下·杭州期中) 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胡虏”是指( )
    A . 西夏统治者 B . 辽统治者 C . 匈奴统治者 D . 金统治者
  • 1. (2022七下·杭州期中) 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2七下·杭州期中)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北宋
    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
    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A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 1. (2022七下·乐清期中) 某旅游团参观某景点时听导游这样介绍:“他头顶上悬着匾额,上面写着‘还我河山’往两边看,四周的墙上画着他的事迹,有‘精忠报国’‘郾城大捷’等”,这位导游介绍的人物是( )
    A . 寇准 B . 陆秀夫 C . 岳飞 D . 文天祥
  • 1. (2022七下·乐清期中)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些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 . 宋辽对抗 B . 宋夏和议 C . 金与北宋对峙 D . 金与南宋对峙
  • 1. (2022七下·温州期中) 民族融合、民族交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之一。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唐宋时期与少数民族关系所进行的探究,请回答:

    材料一:《步辇图》:画面描述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材料二:(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宋金边界贸易兴旺。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唐朝与哪一民族的和谐关系?请试举一例并说明这一事例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来说明绍兴和议带给南宋的影响。并根据例子画出当时的形势图。

      例:北宋形势简图

    3. (3) 材料三中元朝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当时还因此出现了哪一新的少数民族?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史实,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 1. (2022七下·鄞州期中) 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

    图A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形势图(1111年)图B  南宋与金对峙形势图(1208年) 图C  元朝疆域图(1330年)

    1. (1) 阅读材料一,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2. (2) 分析材料二,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
    3. (3) 由图A到图C表明这一时期政治局面上呈现趋势;图B中,南宋与金议和划定的边界是;元朝在年攻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 1. 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元史·百官制》

    1. (1) 材料一中的A.B、C分别对应哪三个朝代?
    2. (2)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公元907-1276年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
    3. (3) 结合上述材料与相关史实,论证“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

    材料二:10世纪初期,契丹首领建国后发展生产,效仿汉字创制文字;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仿效唐宋制度,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12世纪初期,女真首领模仿中原王朝制度,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经同汉族没什么区别。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1. (1) 元朝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根据材料-概括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各少数民族政权改革有哪些共同之处。
    3. (3) 综合,上述材料,围绕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趋势谈谈你的认识。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材料三:

    盟约一:宋朝每年交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沿边州郡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不得收容对方逃亡“盗贼”。双方不得修筑城堡,改易河道。此外,宋辽互称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双方使者定期互访。

    盟约二: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 (1) 图中A、B政权的建立者分别是谁?图中C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战役)是什么?
    2. (2) “靖康耻”与北宋灭亡有关,它发生于哪一年?结合史实说明后人纪念岳飞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内容.概括两个盟约有哪些共同点。(至少写出两点)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当时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