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品诗词之美,忆家国故事。以下诗词反映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④②③ D . ③④①②
  • 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北宋初年,宋太祖屡幸国子监祭拜孔子,重视名儒的社会影响,奖励书院,大倡读书风气。宋太宗更是“锐意文史”“以文化成天下”。由此可见,宋初统治者( )
    A .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B .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C . 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D . 开创尊崇儒术局面
  • 1. (2024七上·期中) 某同学在对北宋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杯酒释兵权”、 “重文轻武”、 “转运使”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 .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 对外文化的交流 C . 选官制度的创新 D . 民族政策的演变
  • 1. (2024七上·期中) 北宋初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下列措施属于“制其钱谷”的是( )
    A .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B .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C .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D . 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 1. 下面是唐宋两个朝代的中央官制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央机构的权力被不断削弱 
    ②宋朝出现官僚机构膨胀问题 
    ③各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④唐宋两朝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宰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巨大的权力。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的措施是(  )
    A . 分化事权   B . 频繁调换   C . 武将监督   D . 起而不用
  • 1. 【宋室南渡 人文璀璨】据《丽水地区志》记载,在科举制存在的近1300年时间里,丽水共有进士1 126人,宋代占 948人,考取进士人数最多。其主要原因是( )
    A . 娱乐场所瓦子出现 B . 政治、文化中心南移 C . 重武轻文政策影响 D . 文人注重哲学思考
  • 1. 王安石变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品评的话题。请看下面这两幅图片,从中你能得出的信息是( )

    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②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③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宋太祖)曰:“……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二:

    1. (1) 材料一①体现了宋太祖在军事上的哪一项措施?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一②反映了宋朝的治国政策是什么?
    3. (3)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朝代采取的哪一制度?今天的杭州在当时属于哪一行政区划?
    4. (4) 图中的琉球是今天哪个省?在当时设立了哪一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5. (5) 材料一、二措施实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 1.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事实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均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杰出人物,他们(  )
    A . 都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   B . 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C . 都在当政时期加强了边疆治理   D . 都是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