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诸暨月考)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兴衰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灭亡的原因。并找出材料一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2. (2) 材料二:唐朝人口统计图

      时间

      人口数

      649年

      1900万人

      726年

      4141万人

      741年

      4532万人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人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与哪两个盛世局面有关?

    3. (3) 材料三 贞观初,(唐太宗)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又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的哪些治国思想?
    4. (4) 材料四: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纵情享乐。根据材料,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5. (5) 隋唐的兴亡更替,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1. 据统计,武则天时期,有67人为宰相,其中科举出身者20人,比例占30%;唐玄宗时期有26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 12人,比例近50%;安史之乱后,有185 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 116人,比例近70%,进士为相者107 人,约占宰相总人数的60%。这说明( )

    ①武则天时期,开始实行科举选官制度 
    ②唐朝统治者比较重视科举制

    ③武则天以后,科举出身的宰相逐渐增多 
    ④唐朝科举制逐步走向衰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 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 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制度 B . 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 . 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D .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 1. 历史学家夏曾佑曾说:“中国之教,得孔子面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某学习小组以此为驱动性问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

    【中国之教】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之政】

    朝代

    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措施

    在中央:设立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

    在地方:建立_①

    在中央进一步完善_②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在地方:将原本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

    【中国之境】

    边疆地区经过清代前期的治理和开发,自然凝聚成中国古代疆域……扩大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范围,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段红云《清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民族发展的影响》

    1. (1) 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儒家思想对“治国理政”方面的启示。
    2.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表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治制度。
    3. (3) 结合材料,请举证元、清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作出的重要贡献。
  • 1. 下面是唐宋两个朝代的中央官制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央机构的权力被不断削弱 
    ②宋朝出现官僚机构膨胀问题 
    ③各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④唐宋两朝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以下统治者的举措与其产生的影响匹配正确的有( )

    序号

    举措

    影响

    秦始皇统一文字

    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根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人才

    宋太祖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

    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 西域都护设置于( )
    A . 公元前80年 B . 公元前70年 C . 公元前60年 D . 公元前50年
  • 1. (2023七下·余姚期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了孟郊从社会下层一跃而入上层社会的喜悦。导致这种社会阶层流动的制度因素是(  )
    A . 分封制 B . 察举制 C . 科举制 D . 郡县制
  • 1. (2023七下·余姚期末)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高峰,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四大高峰”的代表人物依次是( )
    A . 李白、关汉卿、苏轼、曹雪芹 B . 苏轼、曹雪芹、李白、关汉卿 C . 苏轼、李白、曹雪芹、关汉卿 D . 李白、苏轼、关汉卿、曹雪芹
  • 1. (2023七下·余姚期末) 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朝)旧(制度)。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决心)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军机大臣)只供传述膳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赵翼《檐曝杂记》

    1. (1) 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在哪一朝代得到了完善?请列举该朝的盛世两例。
    2. (2) 图二是哪一朝代的行政机构图?图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哪一机构?该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3. (3) 材料二宋太祖是怎样“把相权拿归自己”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 (4) 图三制度最旱出现于哪一位皇帝的统治时期?图三与图二相比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5. (5) 材料三雍正时期通过设立什么机构强化君主专制?该机构的地位和职责分别是什么?
    6. (6)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