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室砖画。图中两名汉族妇女正在制作原为少数民族食物的蒸馍与烙饼,砖画内容可以反映出当时( )

    A . 各民族交往密切 B . 南北方战乱频繁 C . 佛教雕刻艺术精巧 D . 政权更迭,政局混乱
  • 1. (2023七上·杭州期中) 北魏政权对新都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二是邺城。根据下表,可推断出北魏最后定都洛阳的原因是( )

    地点

    优势

    洛阳

    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是所谓的“中夏正音”所在之地

    邺城

    是中原最富庶的地区,集中了北方财富

    A . 安定社会秩序 B . 学习汉族文化 C . 打击鲜卑贵族 D . 大力发展经济
  • 1. (2023七上·杭州期中)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佛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 )
    A . 江南开发 B . 经济重心南移 C . 政权并立 D . 民族交融
  • 1. (2022七上·临海期末)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胡床、方凳的传入,汉人的席地跪坐礼俗逐渐变为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
    A . 民族交融加强 B . 汉族文化丧失 C . 政权分立加剧 D . 少数民族汉化
  • 1. (2022七上·长兴期末)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纷争的时期,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请你完成这一时期的历史学习任务单。
    1. (1) 任务一:[画示意图一感知历史特点]
      观察下列政权更迭示意图,写出图中①处对应的政权名称,并概括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政权①:

      阶段主要特征:

    2. (2) 任务二:[读万卷书一汲取历史智慧]
      阅读下列史料,指出这些改革措施的影响。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孝文帝)六个王妃中,除一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
      ——摘译自《魏书》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自代(古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3. (3) 任务三:[行万里路一追寻历史足迹]
      考察历史遗址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从下列两组古迹中任选一处,按照所给格式为其相关人物撰写简要解说词。

      人物:格式

      介绍(要求写出时期与身份);贡献(要求写出主要成就和地位):

  • 1. (2022七上·路桥期末) 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着密切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的争霸战争中,一些诸侯国吞灭了周围的部族小“国”……为民族的初步交融打下了基础。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它)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畅通。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三:

    1. (1) 材料一提到的“诸侯国”与西周哪一政治制度有关?根据材料谈谈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丝绸之路能够畅通的原因。
    3. (3) 材料三中服饰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的什么内容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
  • 1. (2022七上·路桥期末) 小冰利用年代尺梳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知识。下列相关史实表述中有误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3七上·义乌期末)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变迁,反映了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次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次改革(   )

    A . 加强了对外交往 B . 形成了三国鼎立 C . 加速了北朝衰弱 D . 加快了民族交融
  • 1. (2023七上·天台期末) 一个优秀的主题设计有助于理清相关学习概念和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适合下图的主题是(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

    A . 中国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社会动荡与百家争鸣
  • 1. (2023七上·温州期末) 北魏郦道元编撰《水经注》时引用大量南朝著作,著成地理鸿篇;南梁诗人庾信以柔丽文笔刻画北方苍茫雄关和广袤原野,开启一代文风。上述现象反映出南北朝时期(   )
    A . 科学技术的发展 B . 经济重心的南移 C . 少数民族的内迁 D . 南北文化的交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