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期末) 《资治通鉴》中用“才胜于德,谓之小人”来形容隋炀帝,这样评价的原因是他( )

    ①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②徭役繁重,不恤民力

    ③好战喜功,激化矛盾

    ④任人唯亲,听信宦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期末) 某学生梳理了“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与冲突”的专题知识,其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鉴真东渡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B

    郑和下西洋

    增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谊

    C

    戚继光抗倭

    完全消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期末) 有学者认为,隋朝有四大成就,第一是完成统一,第二是创新制度,第三是重大工程,第四是选人制度对此,下列理解准确的是( )
    A . 统一--隋炀帝 B . 制度--废丞相 C . 工程--紫禁城 D . 选人--科举制
  • 1. (2024·期末) 如图所示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出唐朝( )

    A . 开明的民族政策 B . 开放的中外交流 C . 尚武的社会风气 D . 辉煌的文学成就
  • 1. (2024·瑞安模拟) 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的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A . 文成公主入藏 B . 鉴真六次东渡 C . 马可·波罗来华 D . 明朝抗击倭寇
  • 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和合”思想是中国对外交往中始终奉行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对外交通路线图(如图14)

    材料二:15世纪初,他七次远洋航海,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下千古佳话……之所以名垂青史,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改编自央视新闻

    材料三:太祖洪武二年夏四月,时倭寇出没海岛中,数侵掠苏州、崇明,杀略居民,劫夺货财,沿海之地皆患之。

    一《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四: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

    1. (1) 根据材料一,从①②③中任选两个国家,列举唐朝与其友好交往的史实。
    2.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远洋航行最远到达哪里?
    3. (3) 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正反论证)
  • 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历朝的科举制度》

    朝代

    主要措施

    隋朝

    隋炀帝时_①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唐朝

    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②,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宋朝

    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明朝

    考试题目必须来自③__,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问题格式采用_④__.

    1. (1) 请指出图12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并根据三张图片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 (2) 阅读图13,请写出以上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并说明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的共同作用。
    3. (3) 请将材料三中①②③④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朝科举制变化的影响。
  • 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品诗词之美,忆家国故事。以下诗词反映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④②③ D . ③④①②
  • 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某同学准备在学校公众号中推送一篇关于“游历大唐”的文章,下列内容可以出现在这篇文章中的有( )

    ①玄奘携带佛经回到长安

    ②妇女参加骑马、打球等活动

    ③百姓使用纸币进行交易

    ④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有学者认为:“太宗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功业皆其所自致,而能俯首抑意,听拂逆之辞于畴昔所恶之臣。呜呼!此其所以致贞观之治……”上述材料表明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 )
    A . 中央集权,强化专制 B . 整顿史治,裁减冗员 C .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D .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