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七上·余杭月考)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汉武帝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汉武帝(   )

    时间

    大事

    前136年

    为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各置博士

    前134年

    兴办太学,礼聘名师教育天下学子

    前124年

    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弟子按成绩授予相应官职

    A . 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 . 奉行无为而治政策 C . 加强国家经济控制 D . 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 1. (2022七上·余杭月考) 对如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 .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 . 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 . 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1. (2022七上·余杭月考)
    阅读“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图”,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

         

    A . 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 . 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 . “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 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 1. (2022七上·余杭月考)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1. (2022七上·余杭月考) 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统一后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作用?
    3. (3)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此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 1. (2022七上·义乌期中) 汉武帝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等经济措施的直接影响是(   )
    A . 控制经济命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 为北击匈奴奠定物质基础 C . 稳定社会,巩固汉王朝的封建统治 D . 加强中央集权,有效控制地方
  • 1. (2022七上·义乌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大国……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辏并进,而归命天子。

    ——《治安策》

    1. (1) 写出材料一中“他”的名字,他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用了哪一制度。
    2. (2) 为巩固统一,指出材料一中的他在文化和经济方面分别推行的措施。
    3. (3) 秦朝虽然对后世影响深远,却是一个短命王朝,请你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并举例说明。
    4. (4) 根据材料二,说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问题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在思想上,他还采取了哪一措施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5. (5) 概括上述题中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 1. (2022七上·杭州期中)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 . 创立中央集权制 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的统一 C . 巩固大一统王朝 D . 扩大版图,设立西域都护府
  • 1. (2022七上·杭州期中) 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

    A . 分封制——周武王 B . 郡县制——秦始皇 C . 休养生息——汉高祖 D . “推恩令”——汉武帝
  • 1. (2022七上·杭州期中) 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汉得以创造和巩固,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历史。

    材料一:“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历史学家夏曾佑

    材料二:刘邦共封十国,并且规定只有姓刘的才可以封王。刘姓诸王专制一方,除丞相一职由皇帝任免外,其他一切官员皆由诸侯王任命。汉初的诸侯王实际上形同独立王国,叛变很难避免,高祖死后四十年即有“七国之乱”。……将刘邦同秦始皇相比,鄙陋与圣德立见。

    ——摘自李定一《中华史纲:从传说时代到辛亥革命》

    材料三:平叛“七国之乱”后,景帝在吴、楚、赵、齐等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但规定诸侯王不得干预各自封国的政务,“天子为置吏”。……元朔二年,汉武帝准许梁王等将部分国土分与其弟,并下诏“诸侯王分与子弟邑者”,朝廷均已批准。此后,“诸侯惟得衣食租税”。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1. (1) 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孔子、秦皇、汉武的贡献。
    2. (2) 为什么李定一认为秦始皇“圣德”而刘邦“鄙陋”?请你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3. (3) 结合材料三,分析汉武帝“推恩令”得以顺利实施的原因。
    4. (4) 综合材料二、三,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归纳秦汉以来政治发展趋势。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