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泰州月考)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较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泄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以上材料体现了生物(   )
    A . 适应环境 B . 影响环境 C . 依赖环境 D . 适应并影响环境
  • 1. (2024八下·泰州月考) 下列诗句中有关生命现象与所对应的直接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    )
    A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水分 B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光照 C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土壤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
  • 1. (2024八下·泰州月考) 随着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的持续推进,长江流域鱼类的数量逐渐增加,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这个现象说明了(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 1. (2024·昆明一模)  水毛茛,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没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能减轻水流的冲击。这体现的是(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 1. (2024·修水二模)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影响该现象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 阳光 B . 空气 C . 温度 D . 水分
  • 1. (2024·威县模拟) 魏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1995年、2001年两次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魏县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能够满足鸭梨的生长条件,特别适合发展鸭梨等林果类种植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题干可知,影响鸭梨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有(答出两点即可);
    2. (2) 某种植园的科技人员如探究光照时间对鸭梨生长的影响,提出了的假设,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①选择180株鸭梨苗,将它们平均分戒A、B、C三组。

      ②A组种植在平均年日照时间700小时的朝南坡地,B组种植在平均年日照时间1200小时的朝南坡地,C组种植在平均年日照时间1700小时的朝南坡地。

      ③定时进行科学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鸭梨树开始结果。

      ④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总产量

      果实大小

      甜度分析

      A组

      84千克

      不甜,酸味较重

      B组

      106千克

      C组

      97千克

      甜,略带酸

      该科技人员探究过程中选择180株面不是3株鸭梨苗,目的是

    3. (3) 由实验结果初步分析可知,鸭梨适宜种在的环境中。
    4. (4) 若第一年种下的鸭梨树需要进行嫁接,应该选择长势好的植株作为进行嫁接。
  • 1. (2024七下·高碑店月考) 某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锌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该小组成员完成下列实验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⑴提出问题:略

    ⑵作出假设:略。

    ⑶实验方案:①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各10只,且雌雄各半;②A组喂食普通饲料,B组喂食等量的缺锌饲料,其他生长条件相同;③每天早晨称量小鼠的体重,测量身长。

    1. (1) 实验数据:

      组别

      体重增加平均值/克

      身长平均值/厘米

      A

      260.55

      23.34

      B

      140.52

      16.53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B组小鼠的体重增加平均值和身长平均值均(填“大于”或“小于”)A组小鼠,由此可得出结论:

      ②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每组选取10只小鼠的目的是

    2. (2) 小鼠的肾脏同人、猪等一样。小鼠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的滤过作用和的重吸收作用等。
  • 1. (2024八下·潮南月考) 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长期生活在一定环境中,形态结构会因为适应环境发生改变。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竹节虫身体形似竹枝 B . 仙人掌叶片特化为刺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企鹅有较厚皮下脂肪
  • 1. (2024·射洪一模)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它进入生物体内后不易降解。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在一淡水流域中也发现了微塑料,并绘制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浮游藻类→鳙鱼→白鹭”这条食物链中,若白鹭获得10Kg能量,则最多消耗浮游藻类Kg。
    2. (2) 该食物网中蜻蜓的幼虫和沼虾的关系是
    3. (3) 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图中食物网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4. (4) 假设微塑料沿着该食物网传递,则一段时间后,体内微塑料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5. (5) 分析上述材料,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选择可降解材料代替塑料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6. (6) 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1. (2024·射洪一模) 下列成语或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
    A .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