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上·三明期中) 在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间存在着一个纬向大气环流系统,称为“沃克环流”。下图示意“沃克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沃克环流”中大洋东西两岸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不同的原因是( )

      ①大洋西岸大气受表层暖海水影响大②大洋西岸纬度较低,气温高

      ③大洋东岸受陆地干冷气流影响大④大洋东岸大气受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影响大

    2. (2) 在甲气流势力较弱的年份( )
  • 1. (2023·丰城)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07时,随着5号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持续北上,华北、黄淮一带的降雨逐渐铺展。门头沟区和房山区在北京全市的降雨量最大。此次北京的降水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了70小时。

    材料二:图左为北京市地形图,图右为2023年7月30日6号台风“卡努”行进过程中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 (1) 描述北京市地形地势特征。
    2. (2) 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简要说明台风的形成过程。
    3. (3) 简述门头沟区和房山区成为这次暴雨重灾区的原因。
  • 1. (2023高三上·佳木斯月考) 海雾是在海洋的影响下,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中凝结的水或冰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其生成原因有很多。我国东部海区经常出现海雾天气。下图是渤海春季一次持续性海雾的成因示意图,此次海雾形成的机制为海气(即海和气)间湍流(当风速很小时,大气分层流动互不混合,当风速逐渐增加到很大时、不同层的天气开始混合,这种运动称为湍流)热量输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气象部门判断此次渤海海雾的水汽主要来自黄海,能够证明其观点的气象要素是(   )

      ①太阳辐射强度②风向③海气温差④云量

    2. (2) 图中甲、乙分别代表(   )
    3. (3) 根据湍流作用的原理,推断促使此次海雾形成并长时间维持的风速状况是(   )
  • 1. (2023高二上·金台期中)  2021年5月,面积达4320平方千米的A-76冰山从南极洲罗恩冰架脱落,随后开始缓慢漂移。图示意A-76冰山脱落位置及周边海域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A-76冰山在脱落后出现a→b→c位置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海陆轮廓        ②极地东风        ③地转偏向力        ④西风漂流

    2. (2) A-76冰山对所经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 1. (2023高二上·叙州期中)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广泛的水热交换,深刻影响着全球环境及其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北回归线附近海域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2. (2) 图中向大气输送热量最少的海区( )
  • 1. (2023高三上·宁德期中) 北极地区作为地球主要冷源之一,在气候变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冰作为北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之一,其季节和年际变化都反映着极地海洋状况,是最重要的大气环境特征。海冰作为海洋与大气的“ 隔 绝层” ,阻碍了大气与海洋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海冰具有高反射率的物理特性,可反射大部分太阳辐射。 图 5 示意 2000—2019 年北极多年生海冰范围年际变化趋势。据此完成问题。

    1. (1) 图示期间北极多年生海冰范围(  )
    2. (2) 研究发现,2003—2013 年北极海冰净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3. (3) 图示北极多年生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会导致北极地区(  )
  • 1. (2023高三上·乳山月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极底层水是地球上最冷、密度最大的水体,威德尔海是高密度底层水的最大产生地之一。从寒冷大陆刮来的风不断将新形成的海冰从周围冰架上推离,形成冰间湖。冰间湖产生的大量冷、咸水沿着南极洲大陆坡倾泻到海底。下图为南极洲冰间湖的形成机制示意图。

    1. (1)  观测结果显示,威德尔海底层水水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减少了20%以上。试推测其原因。
    2. (2)  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夏季冰间湖面积扩大的地理过程。
  • 1. (2023高三上·湖北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为“南美洲某国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甲地在某些年份因降水异常增加,短命植物竞相绽放,俨然花的海洋。

    1. (1) 指出甲处自然带类型,并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并分析该地气候的成因。
    2. (2) 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图中甲地短命植物竞相绽放的原因
    3. (3) 图中山脉的隆起及走向对自然带Ⅲ分布的影响
  • 1.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2021年9月,长江以南地区出现高温异常事件,多个省份高温异常值大于3℃。研究表明,长江以南地区温度异常和南印度洋地区海温异常存在重要联系。图1示意2021年9月我国南方地区温度距平场,图2示意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对2021年9月长江以南地区高温异常事件的影响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21年9月长汇以南高温异常区的分布特征表现为( )
    2. (2) 与2021年9月长江以南地区高温异常事件关联性最大的是( )
  • 1. (2023高三上·湖南月考) 海洋混合层是指海—气相互作用和风浪搅拌作用使海洋近表层产生的厚度一定、水温均—的水层。下图示意东南信风不同强度作用下,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海水混合层的厚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赤道太平洋正常风、弱风及强风时,混合层厚度排序正确的是( )
    2. (2) 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洋混合层变薄时,赤道太平洋海水环流是( )
    3. (3) 当赤道西太平洋海洋混合层变薄时,该海域( )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