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上·怀仁期末) 读云南省简图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南美洲某国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甲地在某些年份(厄尔尼诺年)因降水异常增加,短命植物竟相绽放,俨然花的海洋。

    1. (1) 指出甲地自然带类型,并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分析该地气候的成因。
    2. (2) 从海一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厄尔尼诺年图中甲地短命植物竞相绽放的原因。
    3. (3) 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对甲地附近海域海洋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 1. (2023高二上·延庆期末)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秘鲁沿岸气候干旱,首都利马被称为“沙漠旱都”,气候特点“少雨、温低、多雾。”

    1. (1) 概述利马降水少的原因。
    2. (2) 2016年12月秘鲁北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2017年3月,沿海地区的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洪灾的原因。

    3. (3) 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对秘鲁渔业生产的影响。
  • 1. (2023高二上·延庆期末) 图为“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2. (2) 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
    3. (3) 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
  • 1. (2023高一上·曹县月考) 每年 2 月下旬,辽东湾长兴岛附近会有大量流冰堆积,形成极富特色的莲叶冰,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看。莲叶冰是由于海冰块彼此互相碰撞,边缘略向上隆起,漂浮在起伏的海面上形似一朵朵圆盘的“莲叶”而得名。下面左图为长兴岛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莲叶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海冰块形成类似圆盘的“莲叶”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2) 2月下旬大量流冰在长兴岛附近堆积的原因可能是(    )
  • 1. (2023高二上·射洪)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2. (2) 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
  • 1. (2023高三上·宜丰月考) 下图中①②线段均为该大洋中的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7月份①洋流所在海区经常出现浓雾,有关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7月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

      ②7月份该海域中有寒流经过,降温促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

      ③7月份该海域中有暖流经过,故水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

      ④7月份该地有向岸风,垂直方向上升流较强盛,水平方向有寒流经过

    2. (2) 若②洋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刚好相同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1. (2023高二上·三明月考) 读某海域夏季测得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该海域可能位于(   )
    2. (2) 下列说法,最不符合该海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 1. (2023高三上·杨村) 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拉伯半岛东面为波斯湾,西面为红海,两地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而索马里沿岸的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右图为印度洋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

    1. (1) 在下图框内用箭头绘出赤道以北附近的印度洋海域上空的大气环流图。

    2. (2) 与红海相比,索马里沿岸夏季气温较低,从海一气作用的角度解释原因。 
    3. (3) 分析在索马里海域进行捕鱼作业时面临的主要困难。 
  • 1. (2023高三上·云霄月考) 海洋热浪是指某海域表层海水异常增温,并持续5天或以上的现象。研究发现,海—气相互作用是海洋热浪形成的机制,海水异常增温与大气运动、海水运动有关。近年来,海洋热浪发生愈加频繁,升温更强烈,每次持续时间更长,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负面影响也相对更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海洋热浪易形成于夏季的( )
    2. (2) 近年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洋热浪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明显增加,下列属于该海域海洋热浪形成的条件是( )
    3. (3) 海洋热浪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 1. (2023高二上·泰安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感热通量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热交换。下图示意某年7月份北印度洋感热通量分布状况(单位:cal/cm2),正值代表热量由下向上传递,负值代表热量由上向下传递。

    1. (1) 据图说出7月北印度洋感热通量的分布特点。
    2. (2) 分析该季节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为负值的原因。
    3. (3) 感热通量的分布会加强海面的风向,推测此时该海域加强的风向,并说明理由。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