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东阳开学考) “厄尔尼诺”现象与“沃克环流”相关,“沃克环流”是指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汇合信风到达西太平洋后,遇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东运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会减弱,从而导致(      )
    2. (2) “沃克环流”中甲气流能从太平洋东部到达太平洋西部,与(      )
  • 1. (2024高一上·浏阳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北大西洋海雾多发生在4~9月,其中7月发生频率最高。北大西洋的海雾多为暖湿空气遇到冷海面形成的平流冷却雾。对北大西洋海雾的时空规律进行研究和监测预报,有利于保障相关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如图为北大西洋7月份海雾频率分布图(单位:%)。

    1. (1) 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M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2. (2) M海域7月盛行西南风,是该海域海雾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M海域7月西南风的成因及其对海雾形成的影响。
    3. (3) 简述海雾对北美东北部沿海地区交通运输和渔业捕捞影响大的原因。
  • 1. (2024高二上·郑州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方涛动是一种气压对比现象,用塔西提岛(148°05'W,17°53'S) 和达尔文(130°59'E,12°20'S)两个观测站的海平面气压之差来表示,即南方涛动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SOI 的大小表示南方涛动的强弱,通常也用南方涛动指数反映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势力强弱。图 1为2018~2023年南方涛动指数和Nino3.4 区海温指数((170°W-120°W,5° S-5°N) 区域平均海温距平值)变化示意图,图2为太平洋局部示意图。

    图1

    图2

    1. (1) 描述沃克环流的形成过程。
    2. (2) 将塔西提的气温和气压状况近似的看作为东南太平洋的气温、气压状 况,利用海平面气温与气压的相互关系,说明南方涛动指数与厄尔尼诺现象和 拉尼娜现象的相互关系。
    3. (3) 根据图12推测,2023年的秋冬季节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推理说出 该现象对我国冬季产生的影响。
  • 1. (2024·浙江1月) 海—气间通过潜热(海水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长波辐射等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并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调节不同纬度间的水热状况。下图为北半球夏季大气潜热释放对局地气温变化的贡献。完成下面小题。

    注:垂直方向为非等高比例

    1. (1) 关于大气潜热释放的纬度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2) 在海—气系统内部(   )
  • 1. (2024高二上·澄城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它们会成群地季节性迁徙。每年5月底开始,鲸群带着“幼子”随洋流(图中虚线)向圣劳伦斯湾聚集。圣劳伦斯湾表层平均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该湾岸曲折,多暗礁、浅滩,多浓雾。下图示意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

    1. (1) 说明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
    2. (2) 从洋流的角度,分析白鲸南下及集聚圣劳伦斯湾的有利条件。
    3. (3) 圣劳伦斯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是加拿大通往大西洋的重要水道,但也是航行事故高发的危险海域,分析该海域航行事故高发的原因。
  • 1. (2024高一上·涟源期末)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粱录》

    ③地动山摇,颠扑处,神惊鬼泣。沧海啸,巨鲸翻滚,怒涛壁立。

    1. (1) 文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分别是(   )
    2. (2) 引起①描绘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 1. (2024高二上·电白期末) 如图为2023年8月某时段赤道附近海域海水温度距平的深度—经度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注:海温距平是指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偏离。)

    1. (1) 图示海水温度变化可能的影响是( )
    2. (2) 与甲处相比,乙处( )
  • 1. (2024高三上·新泰期末) 某科研小组对湖泊进行考查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湖泊表层水温存在明显差异;并观察到,秋季的青海湖由于水层不稳定,会产生湖水对流循环,在对流循环达到的深度范围内,水温趋于一致。下表为我国三个湖泊观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鄱阳湖

    抚仙湖

    青海湖

    观测日期

    7月6日

    7月8日

    7月9日

    经纬度位置

    (29°N,116°E)

    (24°N,102°E)

    (37°N,100°E)

    表层最高水温(℃)

    32.7

    22.3

    15.8

    表层最低水温(℃)

    31.5

    21.7

    14.3

    湖泊面积(km2)

    3841

    212

    4583

    湖泊深度(m)

    8.4

    87

    21

    1. (1) 造成抚仙湖与鄱阳湖水温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2. (2) 秋季青海湖存在湖水对流循环是因为( )
  • 1. (2024高二上·淄博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也叫“沃克环流”。下图示意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附近地理事物分布。

    1. (1) 在图中南太平洋3支洋流(实线)上分别画上箭头表示其流向,在图中沃克环流圈(虚线)中用4个箭头画出其大气运动方向。
    2. (2) 分析利马年降水量少的原因。
    3. (3) 从海一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秘鲁发生洪灾的原因。
  • 1. (2024高二上·淄博月考) 德雷克海峡常年风高浪急,号称“杀人海峡”。图示意德雷克海峡位置及海峡里3个地点(a、b、c)的不同水深及流速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 ( )
    2. (2) 据监测,德雷克海峡海冰能够阻滞海水流动,从而影响秘鲁寒流的强弱。当德雷克海峡海冰增加时,南美洲西海岸 ( )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