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1高一下·丽江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作出重要指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民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回收,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公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及能否进行正确分类关系密切。

    材料二:2019年1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下图)

    1. (1) 请对以下几种生活垃圾按上图四大类进行分类,其对应顺序为

      ①废弃灯管 ②废旧服装 ③发霉米饭 ④卫生间废纸

    2. (2) 国家实行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相关措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3) 简述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
    4. (4) 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做好家庭垃圾分类,作为小主人,你打算如何让你的家庭配合政府做好这项工作?
  • 1. (2021高一下·阎良期末) 下图是某生态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的观念和模式建立的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指出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
    2. (2) 简述该生产模式对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 (3)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
  • 1. (2021高二下·滕州期中)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友好”理念的是(   )

      ①积极购买小汽车,以提高工作效率 ②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 ③建筑高层楼房和城市地铁,节约土地 ④由工业末端治理变为污染源头控制

    2. (2) 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 1. (2021·金山模拟)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

    ①人口增长趋于零,劳动力趋向短缺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虽已控制,但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1高一下·长春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棵由野生普通大麦培育而成,目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青棵中富含蛋白质、脂 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而由青棵制作的橘耙、青棵酒等是藏族人们的传统食品,也是招待外宾的重要食物。在青裸播种前需要合理整地,整地时需要深耕、适时灌水、施以底肥。西藏日喀则市素有“世界青稼之乡”的美誉,青棵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45%以上。当地利用青棵深加工产业助推精准扶贫,提高了青棵的附加值,让种植户得到了实惠。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青棵的分布范围。

    1. (1) 分析日喀则市青棵的生长习性。
    2. (2) 在青棵播种前合理整地可大大提高产量,试分析其原因。
    3. (3) 简述日喀则市将青棵深加工产业作为精准扶贫项目的原因。
  • 1. (2021高一下·长春期中)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流经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流域内煤炭资源丰富,盛产大米、玉米、高梁、小麦等农产品,是我国酱香酒的源产地和主产地,酒厂依山傍水而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酒厂选址起主导作用的是(   )
    2. (2) 流域内我国某著名酱香酒厂多年来白酒产量增长有限,市场供不应求。推测导致该酒厂产量小的原因可能是(   )
    3. (3) 面对环境压力,下列实践中不符合该流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是(   )
  • 1. (2020高二上·安庆期中) 依据国家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

    2. (2) 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3. (3) 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 1. (2021高三下·浙江开学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历时39年的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是把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至秦王川盆地的一项规模宏大的自流灌溉工程,于2015年4月28日正式全面竣工。经过论证,水磨沟到大沙沟段输水工程实施改道方案(图2),30A洞新线有隧洞、渡槽各一座。工程通水运行以来,灌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综合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材料二: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建成沿东一干渠和新区周围山地的绿化工程(图3),成为兰州新区的生态屏障。同时移民兰州新区是甘肃扶贫攻坚措施,大规模动员陇南、天水、合作、定西、临夏等没有致富条件的山区里的百姓易地搬迁到新区集约式发展。

    1. (1) 结合图2,简述30A洞线由绕道改为直线穿越的理由。
    2. (2)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引大入秦对兰州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3. (3) 从迁出地角度分析陇南、合作等地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的主要原因。
  • 1. 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
    2. (2) 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海北接中国广东、广西,属中国海南省管辖,南缘曾母暗沙为中国领海的最南端。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

    材料二 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南海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有炫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

    材料三 南海部分区域图

    1. (1) 判断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称:A,B
    2. (2) 根据材料分析,南海可以开发资源、资源、资源。
    3. (3) 近期,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我国南海不断挑起事端,南海问题不断升级,结合所给的材料,分析南海争端不断的可能原因。
    4. (4) 近年来,我国加强对南海的执法力度,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阐述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