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下·南京月考) 阅读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潭阳地处韩国西南部,村庄依竹林而建,得益于竹林的庇护,村民居住舒适安逸。潭阳传统竹林耕作系统采用多层生产模式,竹林与农田共同构成了整体景观。下图为潭阳竹田农业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竹制工艺品长期以来是潭阳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20世纪末期,由于市场对竹产品需求的增长,竹林迅速向周围扩张。为保护农业文化景观,村庄进行产业转型,发展竹保健品、竹工艺品等精品制造和乡村旅游接待。近年来,竹林面积保持稳定,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1. (1) 简述潭阳竹田农业系统中水稻田布局的有利条件。
    2. (2) 简析竹林对村庄人居环境的调节作用。
    3. (3) 说明该村实施竹产业转型对当地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1. (2023高二下·南京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茶树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适宜在雨雾较多的山区生长,畏寒、喜光、忌渍水。浙江安吉县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土地条件成为著名的白茶之乡。随着茶树的规模化种植,茶园土壤面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当地采取了“山顶戴帽(种植防护林)、山腰系带(种植经济林)、山脚穿鞋(植树种草)”的措施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材料二:下图示意安吉县地形。

    1. (1) 评价安吉白茶生长的地形条件。
    2. (2) 说明安吉茶园规模化生产后所产生的土壤问题。
    3. (3) 简述“山戴帽,腰系带,脚穿鞋”在茶园土壤改良中的作用。
  • 1. (2023高二下·南京期末) 下图为“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2. (2) 黄土高原与山东半岛都位于“主要产地”,二者相比,黄土高原产区具有的优势是( )

      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②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③土壤肥沃,土质疏松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 1. (2023高三上·南京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荔浦市四面环山,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河谷阶地发育,水库、塘堰众多。年平均气温19.7℃,无霜期316天。年平均降水量1442.1毫米,且集中在4~8月。荔浦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荔浦砂糖橘就产自这里。其果实大小均匀,皮薄肉嫩汁多,味道清甜,风味浓郁,在春节前后错峰上市。近年来,为了保证水果质量和农户收益,在砂糖橘临近采摘上市前,当地大力推广树冠覆膜技术(树冠上方覆盖塑料薄膜,如图2所示)。图1示意荔浦市地理位置,图2示意橘树树冠上方覆盖的塑料透明薄膜。

    1. (1) 分析广西荔浦市冬季温暖的成因。
    2. (2)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树冠覆膜技术的保温原理。
    3. (3) 从保温角度分析树冠覆膜技术对砂糖橘生产带来的效益。
  • 1. (2023高三上·南京月考) 新疆地区传统棉花种植需要在前一年冬季土壤冻结前适时冬灌,春播前补灌才能保证春播出苗顺利进行。棉花干播湿出技术则无须冬春灌水,在地膜下干地直接播种,待达到出苗温度时通过滴灌供水,使土壤墒情达到棉种出苗要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传统棉花种植中冬灌的主要作用是( )
    2. (2) 与传统棉花种植相比,干播湿出技术会使( )
    3. (3) 干播湿出技术的创新主要源于当地( )
  • 1. (2023高三上·顺德) 沙产业是在戈壁沙滩,利用日照、温差等有利条件,以一定技术使用为保障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新疆石河子垦区,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资源,大力发展沙产业,建设了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生产的沙产业集群。下图为该地沙柳产业发展的流程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石河子垦区沙柳产业链中,基础产业是(  )
    2. (2) 形成石河子垦区沙产业链的关键技术是(  )
  • 1. (2023·广州) 《氾胜之书》总结了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该书记载:“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图1示意区田法的坑穴,坑穴称为“区”。表1反映三种区的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1

    表1

                                                                                                                                                                                                              

    类型

    区规格(方×深)

    (寸)

    区间距

    (尺)

    每亩区数

    (个)

    每亩产量

    (石)

    上农夫区

    6×6

    0.9

    3700

    100

    中农夫区

    9×6

    2.0

    1027

    51

    下农夫区

    9×6

    3.0

    567

    28

    注:表1中寸、尺、石为古代单位。

    1. (1) 区田播种的粮食作物最可能是
    2. (2) 区为窝状,有利于
    3. (3) 与中农夫区和下农夫区相比,上农夫区亩产高的原因是
  • 1. (2023·广州)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梯田是山区质量较高的耕地,是人们长期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山区耕地出现大量撂荒梯田。撂荒梯田是指连续2年以上未种植任何作物任其荒芜的梯田。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区域梯田及面积占全国梯田总面积的百分比及梯田撂荒原因。

    1. (1) 指出南方地区有大面积梯田分布的自然条件。
    2. (2) 从城镇化角度,分析山区梯田撂荒的原因。
    3. (3) 从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减缓梯田撂荒的措施。
  • 1. (2023·广州) 陕西省长武县位于黄土高原南部。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苹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逐渐成为商品化苹果生产基地,同时对深层土壤水造成了严重影响。下图示意长武县不同年龄苹果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地苹果生长过程中所需水分主要来自于
    2. (2) 该地农田转换为苹果林地后,5~10m深度土壤储水量随树龄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别是
  • 1. (2023高二下·成都期中) 三江平原是我国的内陆淡水沼泽湿地分布区,是全球少见的淡水沼泽湿地之一。地表常有薄层积水,且积水状况随季节的变化而各不相同。随着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开垦,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下图为三江平原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正常年份,三江平原沼泽地表水位变化特征及其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2. (2) 作为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3. (3) 三江平原的商品粮通过铁路运到上海,沿途依次要跨越( )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