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连云月考) 东北吉林、黑龙江是我国寒地蓝莓主产区,主要种植在大兴安岭的山谷、洼地。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蓝莓冻害。图1为堆雪覆盖蓝莓景观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1) 当地农民采用堆雪覆盖蓝莓方式防止冻害的原理是( )
    2. (2) 与半山坡的野生蓝莓相比,山谷种植的蓝莓夜间更易受到冻害,其原因可能是
  • 1. (2023高三上·河北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坐拥“中国第一麦”的河南省延津县(下图),有着完美契合小麦生长的上砂层、下黏土层的黄金比例土壤。豫北的延津小麦被认定为全国麦类首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它成功吸引了国内许多大型小麦加工企业的青睐,众多粮食和酒业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延津,在这里建立了有机和绿色原料基地。从豫北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到豫西、豫东的优质中筋小麦,再到豫南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弱筋小麦……品质优良的河南小麦,让河南人无论是用面粉来包速冻饺子、生产饼干,还是生产方便面,都做到了全国前列,河南因此拥有“中国厨房”的美誉。

    1. (1) 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气候关系密切,如与降水量呈负相关。根据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分布情况,分析豫北延津县和豫南唐河县的气候特征差异(描述一地即可)。
    2. (2) 延津土壤拥有着上砂层、下黏土层的黄金比例,分析其对土壤水、气、肥的意义。
    3. (3) 众多粮食和酒业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延津并建立原料基地,请对此现状做出正面的评价。
    4. (4) 分析河南被称为“中国厨房”的原因。
  • 1. (2024高二上·密山期末)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东南部某粮食作物分布示意

    1. (1) 图示区域农业按生产投入的状况划分,应属于(集约型、粗放型)农业。
    2. (2) 图示区域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 (高、低),商品率 (高、低)。
    3. (3) 该粮食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4. (4) 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日本该粮食作物的单位产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5. (5) 从气候条件分析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主要原因。
    6. (6) 东亚、南亚地区要保证该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必须加强建设。
  • 1. (2023高三上·上海市期中) 粮食生产受自然和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环境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的粮食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粮食生产的空间转移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粮食生产变化,根据该指标的大小可将不同粮食生产区域划分为粮食生产转出区、粮食生产稳定区和粮食生产转入区三种类型。粮食生产转出区说明粮食生产呈现相对退化趋势,粮食生产稳定区是指粮食生产维持在相当水平,粮食生产转入区表明粮食生产具有稳步增长趋势。

    材料二:浙江省首部粮食安全地方性法规《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从耕地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储备、应急与监管等方面作了基本规定,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

    材料三:中国省际粮食生产区域划分的空间分布图。

    1. (1) 山东省近年来粮食生产稳步增长,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其粮食作物生长的有利不利条件。
    2. (2) 说出青海省粮食生产区域类型的变化,推测该变化产生的可能原因。
    3. (3) 浙江省一直属于粮食生产转出区。为保障粮食安全,该省可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 1. (2023高二上·上海市期中) 读我国荔枝主要产区荔枝上市时间差异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产区

    经纬度

    荔枝上市时间

    四川合江

    28°48′N,105°49′E

    7月中旬到10月上旬

    广西玉林

    22°64′N,110°14′E

    6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

    海南儋州

    19°27′N,109°18′E

    5月中旬

    1. (1) 造成三地荔枝上市时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2. (2) 与海南儋州相比,四川合江发展荔枝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1. (2023高二上·上海市期中) 判断题

    长江流域主产区的粮食作物的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 )

  • 1. (2023高三上·威信月考) 印度的小麦生产一般是每年10~11月播种,翌年2~4月收获。近些年来印度不断改进小麦品种、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小麦总产量不断提高。下图为印度2011~2021年小麦总产量变化和小麦种植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2) 印度小麦收获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2023高二上·沈阳月考) “一带一路”东起中国,西到欧洲,经过中亚、南亚等地区,其宗旨在于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一带一路”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主要表现在( )
    2. (2) 影响“一带一路”东端水稻种植业的首要自然条件是( )
  • 1. (2023高二上·沈阳月考) 下图为恒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央小题。

    1. (1) 恒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2. (2) 有学者预测恒河三角洲未来将萎缩,下列说法中支持该预测成立的是( )
  • 1. (2023高三上·绥宁月考) 林带胁地效应是指农作物因靠近防护林带而生长不良的现象。准噶尔盆地南部某农耕区主要种植棉花(喜光耐旱的深根作物),农田防护林带多选种杨树(植株高大、主根与侧根发达的乔木)。后来,该农耕区改漫灌为滴灌,林带胁地效应明显加剧。为保障棉田产量,当地农民在防护林带与棉田之间深挖沟,并在沟壁处置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改变灌溉方式之前,该农耕区中林带胁地效应最明显的棉田位于( )
    2. (2) 挖沟置膜后棉田产量得以保障,主要是因为该措施能够(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