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并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下列哪一文化遗址最可能是考古学家研究仰韶文化类型的对象(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1.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②①③ D . ②③①
  • 1. 在良渚遗址的墓葬里,考古学家发现,有的墓随葬玉器多达百余件,有的墓随葬品却很少。这种现象表明( )

    ①个人对随葬品的爱好不一样

    ②各地的风俗习惯不一样

    ③原始手工业已经出现

    ④社会阶级分化已相当明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以往我们以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是在黄河、长江流域,所以当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重见天日的时候,其内涵之丰富,发展水平之高,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这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 )
    A . 均态分布 B . 复杂多样 C . 多元一体 D . 零星分散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1和图2房屋的样式,它们分别属于哪一聚落遗址。
    2. (2) 为什么同一时代的房屋结构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请结合两地的自然条件加以分析。
    3. (3) 材料二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描述?“农耕既普及”描述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图3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饲养的哪一家畜?
    4. (4) 根据上述材料和分析,概括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 1.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

    A . 原始农业,源于中原 B . 青铜铸造,技术精湛 C . 古老文字,出土河南 D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 1. 北京人的生活年代应在年代尺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 1. 韩非在描述远古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据此回答小题。
    1. (1) 据此,你认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方式应是( )
    2. (2) 他们采用该生活方式的根本原因是( )
  • 1. 2023年暑假期间,霖华参观了我国一处著名的早期人类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所在位置是下图中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 1. 原始农业大约产生于( )
    A . 10000年前 B . 5000年前 C . 20000年前 D . 7000年前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