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襄模拟) 下列选项中,与“蚯蚓疏松土壤”说明的道理一致的是(   )
    A . 雨露滋润禾苗壮 B . 鹬蚌相争.滴翁得利 C . 桃花三月始盛开 D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1. (2023·襄模拟) 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沙暖睡鸳变”体现了非生物因家对生物的影响。这种非生物因素是(   )
    A . 微生物 B . 温度 C . 无机盐 D . 燕子
  • 1. (2023·襄模拟)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一生命共同体”医景,我们努力学习,提升素养。结合图1(某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和图2(图1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3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图)、分析回答问题:
    1. (1) 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有;请写出与青蛙有关的食物链
    2. (2) 分析图2,丙可代表的动物是 ;请列举生物甲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至少1条)。
    3. (3)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沿食物链或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
    4. (4) 施用化学药物灭害虫会影响生态平衡。为保护环境。在既不伤害天敌又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 1. (2023·衡阳模拟)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稻和昆虫都属于生产者 B . 青蛙和鸟是捕食关系 C . 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 . 该图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1. (2023·衡阳模拟) 在语文的诗歌、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中,出了现许多生物学概念,如果对这些生物概念加以解释、总结,学生不仅加深学生对有关字、词、句的理解,还能可以学到生物科学知识,这也是学科融合的体现,请你用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一般来说种植花䓍,都要细心呵护,做好管理工作。比如需要淋水、施肥、剪枝、温度控制等等,但是有些植物可以进行无性生殖,比如柳树的这种无性生殖叫做,成活率很高。
    2.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植物开花受环境影响,大多数植物都是在春天开花,说明适宜的有利于植物开花结果。
    3. (3) “蓬生草中,不扶自直”: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里体现的是蓬和草的关系。
    4.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里体现的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关系,动物死尸、残枝败叶被细菌、真菌等者分解成无机物,再被植物利用。
    5. (5)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生动地描写了植物大量繁殖形成的自然景观。
    6. (6) “作茧自缚”的“茧”是指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个时期
    7. (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动物的一种学习或模仿行为,说明生物受影响。
  • 1. (2023·株洲模拟) 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与环境的温度相适应的是( )
    A . 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 沙漠骆驼的尿液很少 C . 荒漠骆驼的刺根很长 D . 枯叶蝶的翅长得像枯叶
  • 1. (2023·张家界模拟) 春季来临,温度回升,竹笋陆续生长出土,这体现了(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环境影响生物 C . 生物适应环境 D . 环境适应生物
  • 1. (2024八下·遵义期中)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蝉体表的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 . 鱼类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 . 鸟类的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 D . 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有利于水分体内水分的蒸发
  • 1. (2024·路北模拟)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油松的叶呈披针形,这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B . 北极熊全身白毛,在冰川生活极具隐蔽性,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C . 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 人的皮肤在夏天较强光照下容易变黑,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1. (2024·丰润模拟)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践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理念,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堆肥制作

    1.设计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图)

    2.准备堆肥材料

    厨余垃圾若干、EM菌一包(EM 菌是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制剂)

    3.进行堆肥

    在滤网层上均匀地放入约5cm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20gEM菌……依次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

    4.观察记录

    组别

    1

    将500g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将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若干土豆块均分后,分别埋入花盆中距离土壤表面以下3cm处, 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 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

    2

    将液肥以适宜比例稀释, 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

    每隔一天浇入与稀释液肥    ▲    的清水

    3

    10天后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 取平均值

    每天定时记录桶内变化及出液情况。5天后堆肥桶内出现黏稠状的淡黄色液体,散发出较强的酸味,从堆肥桶的龙头处收集液肥。

    (二)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请分析回答:

    1. (1) 堆肥过程中,加入的EM菌扮演的角色是(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堆肥桶盖上桶盖的目的是营造(填“有氧”或“无氧”)环境,利于发酵。
    2. (2) 实验过程中选用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土豆块的目的是
    3. (3) 乙组每隔一天应浇入与稀释液肥(填“等量”或“不等量”)的清水,设置甲、乙两组是为了形成 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4. (4) 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5. (5)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甲组土豆株高和茎周长的平均值均(填“>”、“=”或“的平均值,说明液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验证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