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爱国主义精神

    ②创新中华文化表达形式,引领社会风尚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文化交融发展

    ④以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展出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套)文物实物,浓墨重彩地反映了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自开馆以来,该馆已接待各界观众200多万人次。这有利于(   )

    ①发挥优秀文化作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④赓续红色血脉,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河南模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出台后,某地积极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研发“培根铸魂”红色教育专题课程,推出针对青少年的“初心不改”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此举意在(    )

    ①讲好红色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②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厚植红色基因,激发青年爱国热情  

    ④培育时代新人,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上·清远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家精神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涵,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标定了中国科学家的价值坐标,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科技发展史,也是科学家精神的书写史。从“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到嫦娥探月、蛟龙潜海,再到载人航天……一项项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克难,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遵循客观规律、解放思想、理性质疑,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以人为本,彰显人民底色,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些都是对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生动诠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勇攀科技高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书写新的精彩篇章。

    1. (1) 有人认为,只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能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篇章。结合材料,运

      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 (2)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弘扬科学家精神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

      作用。

  • 1. (2024高三上·乌鲁木齐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诺尔化学奖授予了法国科学家艾玛纽维尔·沙尔庞捷和美国科学家珍妮弗·杜德纳,用于表彰她们发现了CRISPR/Cas99基因剪刀。

    沙尔庞捷早期侧重对化脓链球菌的研究,她希望彻底研究这种细菌的基因是如何进行调控的,这成为了基因编辑技术的起点。在实验中,沙尔庞捷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分子,这种分子是细菌古老免疫系统CRISPR/Cas的一部分,它可通过切割病毒的DNA解除病的危害。沙尔庞捷在2011年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同年她与杜德娜合作,成功在试管中重建了该基因编辑系统,对遗传剪刀进行了重新编程,并简化了剪刀的分子组成以便使用。

    材料二  我国自2000年起开始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术工作者。截至2023年1月,共有39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该奖。设立科学技术奖并为科学工作者颁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对科技工作者的敬重,对科学发展的期望,对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技进步意义重大。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与文化》中认识论的相关原理,分析基因编辑技的发展研制过程。
    2. (2)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进行分析。
  • 1. (2024高二上·射洪月考)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再到六人太空会师的历史壮举……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同时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曾三次飞上太空的航天员景海鹏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每一次成功和进步,都离不开载人航天精神的引领,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表明载人航天精神 ( )

    ①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源自航天探索的实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  

    ④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上·广丰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作为集纳汉中文化标志性作品的汉中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名扬海内外的《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是历史赠予汉中的瑰宝,包含《石门》《石门铭》《石门颂》等13块巨型摩崖石刻。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汉中市博物馆在进一步挖掘文物本体和背后故事的同时,研发了许多精美的文创产品。以汉中市市花旱莲和《石门十三品》的书法为元素制作了紫砂用具,以宋代望江楼为原型制作了文创雪糕,这些文创产品都受到了市民们的喜爱。汉中市博物馆还依托《石门十三品》,研发了主题课程,比如《身边的国之瑰宝》校本课程、《妙趣横生的传统佳节》系列课程,已常态化地走进了各大中小学校,描绘了文化传承的动人画卷。

    1. (1) 结合材料,请运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汉中市博物馆是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的?
    2. (2)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汉中市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意义。
  • 1. (2024高三上·广信月考)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深刻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

    ①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③是教育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长期积累形成的精神特质与精神风貌

    ④是教育界应共同遵循的价值追求,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精神支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上·广信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月27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1953年的这一天,《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70多年前,美国把战火引向新中国边境,并肆无忌惮地扩大战火,中国政府毅然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拉开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浴血奋战:杨根思,打退敌人8次进攻,最后一刻,他抱着炸药包与冲上阵地的敌人同归于尽;黄继光,主动请战去爆破敌人暗堡,在地堡前,他奋力一扑,用身体堵住了敌人喷射的枪口,他用最后一口气,最后一滴血完成了爆破任务……抗美援朝战争中有197653名中华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志愿军烈士的平均牺牲年龄是28岁。

    1. (1)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们能够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 (2) 今天的国泰民安来之不易,先烈们的英雄之歌将由我们续写。某学校举行校外班会,走进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缅怀先烈,告慰先烈。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赓续红色血脉、吾辈当自强”为主题,为这次校外班会撰写一篇发言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 1. (2024高二上·保定月考) 2022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底色,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我们要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奋进伟力,不畏艰难险阻,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由此可见( )

    ①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②民族精神的魅力在于它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③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不断发展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