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四川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锋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雷锋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他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这是雷锋对共产主义忠诚信仰的表达。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的“一滴水”精神,激励着无数人将“小我”融入“大我”,积小善为大善。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大潮中,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儒、“当代雷锋”郭明义、“雷锋奶奶”靳国芳……一个个先进典型,透射出雷锋精神的时代光芒,见证着雷锋精神的实践力量。在雷锋精神的赓续传承中,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向善向上蔚然成风,一代又一代人书写着不同的雷锋故事,为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1. (1) 学习雷锋精神要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 (2)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3. (3) 在学雷锋月,某学校准备开展以“向雷锋学习,树校园新风”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为该学校开展此项活动拟定一个方案。要求:①主题明确;②结合学科知识,说明目的意义;③15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 1. (2024·江西模拟)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立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60年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在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关键是要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转化为亿万中华儿女的道德自觉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就新时代如何推动“雷锋精神”走进校园提两条建议。

  • 1. (2024·河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雄烈士,是精神的丰碑;对他们的缅怀,是思想的洗礼。一个刻着“孟广泰”名字的水壶,一支写着“人民”二字的钢笔,残破的饭碗和牙刷,只剩鞋底的作战靴……在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上,一些志愿军烈士的遗物让人泪目。这些英烈先辈,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为保家卫国抛洒热血;这些无声遗物,刻写着英雄的壮举、情怀与理想。

    英魂不朽,精神永续。每一次对英烈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传承。对中华民族的英雄,我们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地记录、塑造他们的英雄形象,从中读懂浩然英雄气,进而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有英雄先烈的精神支撑,有心向未来的远大志向,我们要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对英烈最好的纪念。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缅怀英雄烈士、弘扬英雄精神的伟大意义。
    2. (2) 为传承红色文化,继承烈士遗志,某中学团委准备开展以“英魂不朽,精神永续”为主题的团委活动。请你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为该活动提两条建议。
  • 1. (2024·重庆市模拟) 在众多分叉的大路小路上,一些商家被“浮躁”挟裹,急功近利,缺乏静下心好好打磨一件作品的耐心。工匠精神是一种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怀着敬畏之心把一件简单的工艺做到精纯,哪怕重复成千上万遍。越是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越是弥足珍贵。下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工匠精神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印记的精神 

     ②工匠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 

     ③工匠精神是对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的科学精神 

     ④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优秀中华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永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改革探索引领发展】

    A市着力开展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引领产业园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对园区产业定位再精准。立足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和园区产业基础,推动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形成品牌和特色。二是创新园区管理运行机制。园区结合自身特点,有序推进政企分离、管运分开,探索“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积极引导有意愿、有实力、有资源的经营主体,参与园区开发建设运营,三是推动园区产业生态融合。加快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采取“自下而上”的企业需求驱动和“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动布局相结合方式的产学研资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园区集聚,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弘扬精神自立自强】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弘扬科学家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我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矢志报国、奋力攻关,凝练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当今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我国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尤其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

    【提高素质担当使命】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新时代中国青年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广阔、信念坚定、勇于创新,必能担当使命,成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杰出人才。

    1. (1)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阐述A市开展产业园区的改革探索是如何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2. (2)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弘扬科学家精神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
    3. (3) 结合材料,请你围绕“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主题畅想未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或目标,并运用科学思维的特征论证该规划的合理性。

      要求:紧扣主题,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150字左右。

  • 1. (2024·衡水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3年,中国人首次在太空留下足迹;如今,中国拥有了完全独立自主的空间站。2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锲而不舍地持续追求,载人飞行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两人中期驻留再到多人长期驻留,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成长史。逐梦之路绝非一马平川,面临着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但航天人始终洋溢着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善于创造、善于创新的锐气,在对前一次技术成果的总结、调整和跨越中,不断推进航天科技创新,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此过程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 (1)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展航天事业的。
    2. (2) 请你结合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以“弘扬航天精神,绽放青春梦想”为主题,针对青年学生写一篇宣传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④字数150字左右。

  • 1. (2024·邯郸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材料一  作为诞生在革命圣地的消防救援队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把延安精神融入血脉,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50多年来,他们聚焦主责主业,苦练技术本领,在灭火救援、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用赤诚和忠勇守护着3556平方公里土地和75万老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谱写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的忠诚篇章。建队以来,宝塔消防救援站已接警出动1.25万余次,解救被困群众3200余人,保护财产价值197.4亿余元,被当地人民群众亲切誉为“人民卫士”。2023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宝塔消防救援站先进事迹,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

    材料二 为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和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某校举办了“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保定故事”主题分享会。分享会上,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保定的历史与文化,以及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由来、白求恩和他的战友们救死扶伤等经典红色故事。活动现场还展出了与保定历史文化相关的红色物件,如白求恩曾使用过的医疗包、磁带等,让学生了解了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人的价值、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宝塔消防救援队伍为什么能获得人民的认可。
    2. (2) 结合材料二,请你从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中任选一种,以“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写一段分享感言。要求:指出所选用的演绎推理方法,紧扣主题,符合推理规则,观点正确,不少于150字。
  • 1. (2024·南澳模拟)  茫茫宇宙,许多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钱学森星、袁隆平星、孙家栋星、吴孟超星、南仁东星……它们在浩瀚宇宙中熠熠生辉。闪耀星空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成就,还有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科学家精神。对科学家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具有超越性,不受一定时期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②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③与时俱进,在不同时期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④符合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的需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爱国主义自古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

    材料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盼,2022年7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方式,在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要对象和践行主体,新时代青年必须自觉践行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你所在的学校积极响应党的爱国主义教育号召,准备组织系列活动,向学生征求活动方案。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道理。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请你设计一份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形式、活动目的或意义,并说明理由。
  • 1. (2024·湖南模拟) 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81名个人和50个团队接受党和国家在工程领域的最高规格褒奖。他们锻造一个个大国重器,让中国工程走到世界舞台中央;他们攻下一座座技术堡垒,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腾飞;他们用一次次坚守担当,诠释为民造福的初心理想……该表彰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为推动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②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的理想信念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丰富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渠道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