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重庆市模拟) 2003年9月,某市居民曹某与社区居委会签订了一份养老协议,双方约定:由居委会定时定员结对子照看关心曾某,每月发放基本生活费并免费看病诊治,逢年过节给予各类生活补助及慰问生活用品等,直至曾某寿终;曹某现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在曹某寿终后,产权移交某居委会。协议签订后,居委会按照约定履行了扶养义务。曹某逝世后,曹某的四个子女要求继承遗产,与居委会产生争议。居委会遂将曹某的四个子女吴某等人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确认居委会与曹某签订的协议有效,曹某名下的房屋、股权、现金、存款归某居委会所有,一、二审均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结合材料和《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对该案所作判决的依据,并简述该判决的文化意义。

  • 1. (2024·鹰潭模拟) 《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期以“勇毅”为主题,将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展现勇毅风范的古典诗词,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通过大浪淘沙、转盘抢答、身临其境等环节,带领受众在诗词的诵读与解读中,深刻领悟勇毅担当的精神,激励大家在切磋交流中砥砺前行。可见(    )

    ①中华民族的勇毅担当精神灿耀古今

    ②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形式

    ③文化发展是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④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柳州模拟)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质和开放特征,展现出特有的穿透力和感召力。敦煌传奇千年,瓷都泥火变化万端。“三兔共耳”朱拓于杯中,“舞乐飞天”飘逸于碗壁……敦煌文化与陶瓷文化淬火窑变,古老的中华瑰宝,在创新驱动、产业赋能中焕发新生,推动文旅、文教、文创、文娱一体化发展。这反映出(   )

    ①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②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了全面同步发展

    ③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的力量源泉

    ④古老文化只有与时新的艺术形式结合才有生命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浙江模拟) 2023 年很不平凡,亿万人民将奋斗镌刻在历史年轮,用汗水书写下锦绣中国的壮美画卷。在中 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断得到实现。神舟家族太空接力,折射中国航天人攀登科技巅峰的雄心壮志;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精彩纷呈,见证体育健儿们的拼搏奋斗;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 ”,背后是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洪水来临时守 望相助的身影、危难关头纵身一跃的杭州小哥、踏雪巡逻的边防战士……叠加成中国阔步向前的坚实步伐。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选取材料中任一画面,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角度,撰写一则新闻述评

      要求:紧扣主题,层次清晰,表达流畅;200 字左右。

    2.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请列举壮美画卷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 1. (2024·东阳模拟) 2024年“欢乐春节”吉祥物——“吉祥龙”在中国龙的典型艺术造型特征的基础上,创造性融入元宝、祥云纹、京剧脸谱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表达中华文化对平安喜乐的美好期冀与追求。这一形象为全球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带来新元素、新亮点。这说明( )

    ①在文化发展中自信应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

    ②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中华文化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

    ④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内江模拟)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春晚舞蹈《瓷影》的编创,充分考据北宋时期的审美特质与青白瓷的造型风格,借助舞蹈语汇展现出青白瓷柔美含蓄的东方神韵,投射其背后源远流长的瓷器文化。其中,“旋转”是舞蹈的点睛动作,是以制瓷拉坯为动作灵感来源。舞者在转盘上旋转,模拟瓷器成型的动态。主创团队的编创成功说明( )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创新源泉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③面向世界并尊重认同各国文化是创作根基

    ④中华民族的劳动实践涵养着文化创作灵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怀化模拟) 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2023年1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龙辰辰”,凸现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龙辰辰”鼻子的灵感来源于绿松石龙形器,眉、肩的灵感来源于云纹铜禁纹饰,腹、脊的灵感来源于何尊,鳍的灵感来源于鎏金走龙。可见,“龙辰辰”的设计(    )

    ①确立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

    ③满足了大众个体的不同的审美需要 
    ④彰显了新时代人们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 (2024·怀化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是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增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交,使文化强国建设被列入党的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具体时间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被鲜明地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写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确立,必将以理论化、系统化的方式,以对中华文化之“根”的守护和对中华文化之“魂”的塑造,以深沉的历史自信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深层的思想文化支撑。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重视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历史的尊重,充分重视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保护和传承,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岛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跨越,推动古老的中华文明自身的重塑转型,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1. (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民族复兴伟业对文化强国建设的厚重需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3. (3) 某学校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时,大家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为重要的理论贡献,就在于突出了中华文明的特点,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内涵与特征。为此,有些学生还列举了他们收集的部分资料:

      理论贡献

      主要表现

      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概括

      明确了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征

      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塑造

      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点,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路径

      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新的方案选择

      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材料中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贡献是如何体现创新思维的。

  • 1. (2024·邢台模拟) 在台北,大家穿行在成都路、洛阳街、厦门街,在武汉有台北路,青岛有高雄路,上海有基隆路,南京有花莲路。过去数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居台湾,在海峡两岸形成众多的同名村,在台湾有9个泉州、4个安溪、6个海丰,在重庆有26个村镇与台湾的乡镇同名。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③两岸人民同根同源,有共同的创造力

    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河北模拟)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①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石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脉

    ④表明了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