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温州模拟) 繁盛于唐代的温州发绣倡导“应物施针,法随心意”理念,坚持以发丝为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在传承中不断改进发绣工具、装裱方法,并融入中华传统绘画技艺。如今发绣产品畅销海内外,赢得市场好评。这主要体现了( )

    ①保持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发展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发展要融通不同资源,综合创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东阳模拟) 2024年“欢乐春节”吉祥物——“吉祥龙”在中国龙的典型艺术造型特征的基础上,创造性融入元宝、祥云纹、京剧脸谱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表达中华文化对平安喜乐的美好期冀与追求。这一形象为全球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带来新元素、新亮点。这说明( )

    ①在文化发展中自信应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

    ②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中华文化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

    ④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保定模拟) 成都大运会的会徽深受大众好评,其设计选取了古蜀文明与天府文化的象征元素之一——太阳神鸟。太阳神鸟蕴含着追求光明和美好的精神寓意,彰显着天府文化中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成都地方特色,与开幕式的主题“成就梦想”完美契合。这表明会徽的设计( )

    ①赓续了中华民族精神

    ②展现了中华文化魅力

    ③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④受人民群众审美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下·怀化)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是龙年新年的流行祝福语。“龘”和“朤”字均出自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寓意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能如龙一般强大,前程似锦。人们从浩如烟海的字典中将其挑选出来,对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仍产生深刻的影响。“龘”和“朤”字的使用(   )

    ①是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体现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积极作用

    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④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彰显文化自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下·广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寻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之道,让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广东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充分挖掘各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让曾经沉寂的历史文化街区真正“活” 了起来。

    极富西关风情的广州永庆坊摒弃“推倒重建”的模式,坚持微改造理念,保留岭南建筑整体风貌同时引入现代文化创意元素,实现了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代都市生活的有机融合。汕头发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积极推进文化地标——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创新“美食+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吸引越来越多的侨胞回乡打卡。潮州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对潮州最古老的街道牌坊街进行修缮保护,街巷内开设功夫茶馆、非遗文化体验馆等,让广大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潮州特色文化……

    2023年,广东104片历史文化街区挂牌保护工作全部完成,一片片历史文化街区找回了活色生香的烟火气,使城市焕发了新的生机。

    1. (1) 有人说,只要立足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实际,就能让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广东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当代价值。
    3. (3) 李某到广州永庆坊参观游玩时说:“只有具备商业开发潜力,历史文化街区才有传承城市文脉的价值。永庆坊具备商业开发潜力,所以永庆坊具有传承城市文脉的价值。”

      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李某的推理能否得到真实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 1. (2024高三下·广东) 中医药学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等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制定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引导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网上场馆建设、实现“云游基地”“云观展”等。可见,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 )

    ①更好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挖掘中医药治病救人的市场价值

    ③强化中医药文化服务社会的作用

    ④实现网络所具有的教化育人功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揭阳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坚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间、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11年前,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天下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天下为公,万国咸宁”的公平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的义利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观等思想文化理念汲取营养,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建设更加美好世界提供中冈方案。

    1. (1)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

      “两个结合”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外交的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马英九先生率台湾青年一行于4月1日至11日到广东、陕西、北京等地寻根、交流,参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等活动并参访。这一参访交流活动(  )

    ①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将保障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③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④表明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 (2024·罗平模拟) 近年来,多地开启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工作,以古建筑为数据原型,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对古建筑进行非接触式精确记录(如下图)。这些数字化技术让古建筑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也让更多人得以领略古建筑之美。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保护( )

    ①提高了古建筑保护效率,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激活了古建筑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③说明先进技术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要推动科技赋能文化发展

    ④融通了不同资源,实现了对古建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成都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直面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课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在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开创性地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两个结合”的宏大文化建构命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坚持“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矛盾,面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要求,自然存在着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愈加彰显。“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镌刻着“民为邦本”的治理底色;“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蕴含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体现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发展逻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相得益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文化思想照亮民族复兴之路,增益人类现代化探索。

    1.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 (2) 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要坚持“两个结合”的必要性。
    3. (3) 为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入脑入心,某高中学校拟举办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题活动,请设计两个具体的活动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