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瑞安模拟) 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说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1. (2022·宝鸡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9月22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2.4万亿,达到24 393.1亿元,比上年增加2 249.5亿元,增长10.2%,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以上增长态势,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增速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

    表1:企业和基础研究投入情况

    企业投入

    增速

    占全国的比重

    贡献率

    18 673.8亿元

    10.40%

    76.60% 

    77.90% 

    基础研究经费

    增速

    占全国的比重

    比去年增速

    1 467.0亿元

    9.80%

    6.01%

    -12.70%

    ※高校和政府所属研究机构是基础研究的两大执行主体,受疫情影响,复学复工延迟,是基础研究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表2:地区投入情况

    地区投入情况

    总额

    增速.

    东部地区

    16 517.3亿元

    9.2%

    中部地区

    4662.9亿元

    12.0%

    西部地区

    32 12.9亿元

    12.4%

    ※中西部地区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追赶态势明显

    材料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有所下降,但是,国家创新支持政策取得明显成效。随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一步完善,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金额为2 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4%。以“减税”替代“直补”支持创新政策取得良好成效,企业研发活动积极性持续提升。相关部门明确将制造业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有望带动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技术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水平。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R&.D经费保持了较快增长,为抗击疫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 (1) 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 (2) 结合两则材料说明如何进一步加大科技投人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 1. (2022高三下·福建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深入西部进行调研,在十三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议案。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318号提案

    题目:关于“十四五”时期加强巩固我国西部地区脱贫成果的提案

    内容(节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因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加上基础弱、底子薄,西部地区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加大,亟须国家层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  将加强巩固西部地区脱贫成果纳入“十四五”规划,保障资金投入。

    二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西部地区发展条件。加快西部地区对外通道建设,降低高速铁路建设地方出资比例,并安排预算内投资建设。

    ……

    1. (1)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提案建议对巩固西部脱贫成果的积极影响。
    2. (2) 据中国政协网信息,该提案被评为“好提案”。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提案“好”在何处。
  • 1. (2022高三下·福建开学考)   2021年12月,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指出,2022年要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上述要求体现了国家(    )

    ①发挥再分配机制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③扩大国家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

    ④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2高三下·贵阳开学考) 下图是我国2016-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与支出变化走势:

    附:据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事为3.6%,2021年按3.2%左右安排(赤字率国际警戒线为3%)。

    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积极的应对办法是(   )

    ①压缩社会保障类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②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弥补收入不足

    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

    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1高三上·黄山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政府负债率是指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截止2020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0.89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是46.5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

    材料二:发行地方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在疫后稳增长压力及存量项目资金接续需求背景下,发挥着稳增长、补短板的重要作用。2021年我国地方债发行尤其是专项债仍维持高位,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比例进一步提高,在缓解财政资金到位压力的同时进一步放大债券资金对投资的杠杆作用。专项债资金继续聚焦疫后经济发展及短板,优先支持存量项目建设,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并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

    1. (1) 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 (2)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发行地方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 1. (2021高三上·嫩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21日,财政部公布2021年前4月财政收支情况。

    材料一:2021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8 008亿元,同比增长 25.5%,两年平均增长3.6%,增速较一季度进一步加快。从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来看,2021 年前4个月,国内增值税24 864亿元,同比增长 24.7%;国内消费税6 214亿元,同比增长13.9%;企业所得税16 250 亿元,同比增长 25.7%;个人所得税4 948亿元,同比增长22.8%;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5 862亿元,同比增长 28%;关税986 亿元,同比增长 25%。

    材料二:财政支出方面,2021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6 396亿元,同比增长3.8%。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21年前4个月,各级政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全国财政"三保"(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2.4%、6.3%、5.8%。

    1. (1) 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数据反映的信息。
    2. (2)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财政支出的意义。
  • 1. 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上海市推出抗疫惠企“28条”,涵盖减免税收社保、稳岗补贴、创新支持等方面;深圳市发布“支持企业共渡难关16项措施”,预计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政府的系列措施旨在( )

    ①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②优化财政收支结构,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分配公平

    ④减轻企业的税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立足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2020年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情况。
    2. (2)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改善民生”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联系。
  • 1. 退役军人事务部、财政部发布通知,从2021年8月1日起,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按平均10%的幅度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的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月提高200元。上述举措(    )

    ①体现了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尊重和关心         

    ②发挥了财政对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提高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④是推动社会公平、实现共享发展的要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