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永善模拟) 春季开学以来,各地季节性流感疫情呈现上升趋势,昭通市也不例外,一些学校、托育机构出现甲流病毒感染引起的集中发热,下图是晓明同学患甲流并治愈的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流是由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该病毒与大肠杆菌相比较,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结构。
    2. (2) 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途径。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属于抗原,可以在人不发病的情况下刺激细胞产生抗体,使人获得免疫。
    3. (3) 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晓明患甲流后在医院治疗一周属于
    4. (4) 随着甲流患者增多,专家提示不宜自行服用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使用该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请写出一条安全用药的措施
  • 1. (2024·南宁模拟)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病目前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注射疫苗 B . 该病可以通过共用注射器、母婴、蚊子等途径传播 C . 该病的病原体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D . 该病的传染源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 1. (2024·南宁模拟) 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每年估计有3 亿人发病,并导致近200 万人死亡。疟疾大部分发生在非洲地区,此病由疟原虫引起,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俗称“打摆子”。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材料二: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这些疟原虫有蚊虫和人两个宿主,携带疟原虫的蚊子通过叮咬人而传播。

    材料三:2015年10月5日晚,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贝尔奖的消息。她及其团队研制了青蒿素类药物,该药作用于疟原虫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细胞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材料四:双氢青蒿素片使用说明书(如右图)

    1. (1)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传染源是,传播途径主要是
    2. (2)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药物对疟疾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 (3)  双氢青蒿素片(填能或不能)自行在药店购买服用。
    4. (4)  医生给某成人患者开出双氢青蒿素片共21片,根据说明书要求,该患者天应该服完。
  • 1. (2024·清新模拟) 登革热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社区定期进行灭蚊活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人群 D . 消灭病原体
  • 1. (2024·双峰模拟) 人被狗咬伤后,为了避免感染狂犬病,需要及时清理伤口,并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有时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含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狂犬病一旦出现症状,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它的病原体是狂犬病毒 B . 从免疫的角度看,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都属于抗原 C . 注射狂犬病疫苗,是为了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D . 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引起的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 1. (2024·双峰模拟) 我们必须具有一定的健康生活知识和技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药三分毒”,某同学感染肺炎,坚决不用抗生素,只服用少量中药 B . 流感流行季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 . 碰到有人溺水,应大声呼救,观察并借助周围救援物品施救,切勿盲目下水 D . 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
  • 1. (2024·楚雄模拟) 请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据媒体报道,2022年5月20日以来,欧洲确诊和疑似猴痘病例已超过100例。世卫组织预计,随着监测的扩大,未来有可能发现更多病例。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症状与过去的天花病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猴痘病毒可以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和体液。目前还没有针对猴痘的疫苗,但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为“近亲”,接种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至少有80%的有效性。

    1. (1) 猴痘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里。
    2. (2) 猴痘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3. (3) 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为“近亲”,接种天花疫苗也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这种免疫属于(选填“非特异”或“特异”)性免疫。
    4. (4)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 1. (2023·怀化模拟) 近期部分学校甲型H1N1流感高发。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咳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多数症状较轻的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治愈,但症状较重的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1. (1) 甲流的病原体是,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中。
    2. (2) 患甲流的同学选择居家隔离,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3. (3) 为了防控甲流,疾控部门在学校开展了甲流疫苗自愿接种。小张同学在注射疫苗时手臂虽感到疼痛,却能控制不动。从反射的类型看,该反射属于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
  • 1. (2023·张家界模拟) “常洗手有助预防疾病”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但原理是什么呢?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培养皿编号

    A

    B

    C

    实验步骤

    1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冷却待用。

    2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①____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3

    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无菌落

    1. (1) 步骤1中,将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排除对实验的干扰。步骤3中,恒温培养箱设为35℃,目的是为生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
    2. (2) 步骤2中,表格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要求A、B两组取样部位面积相同,其目的是
    3. (3)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病菌。病菌从传染病学角度分析,属于,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手”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 1. (2024七下·苍溪期中) 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比如不要随地吐痰、

    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随地吐痰可能会传播疾病 B . 青少年在变声期,声带很容易受伤 C . 吃饭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堵塞食道 D . 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容易进入气管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4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