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桂林模拟) 2023年4月27日,旅美20年的大熊猫“丫丫”回归祖国。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生存和保护现状是人们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
    1. (1) 大熊猫的繁殖和哺育后代具备特征,因而属于哺乳动物。
    2. (2) 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属于同一类型。如图是大熊猫“丫丫”体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观察其中的性染色体的形态,你推测“丫丫”的性别是

    3. (3) 如图为大熊猫白化病的遗传示意图。由图可知,大熊猫的亲代都正常,而子代出现白化,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导致大熊猫白化病的基因属于性基因。

    4. (4) 国宝大熊猫属于熊科的动物,但和其他的熊相比,大熊猫的手掌多长出一个伪拇指,这与其抓取竹子的取食方式相适应。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的结果。
    5. (5)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来考虑,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是。(选填“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 1. (2024·邵阳二模)  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其原因是(  )
    A . 除草剂使杂草产生了变异 B . 除草剂产品质量下降 C . 人对杂草进行了选择 D . 除草剂对杂草进行了选择
  • 1. (2024八下·江城模拟)  在高纬度地区,环境温度随季节变化较大,北美野兔会通过改变毛的颜色来更好地伪 装自己 。北美野兔从秋季开始一直到冬季,毛色会慢慢改变,如图甲所示。

    1. (1) 北美野兔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北美野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特点是  。
    2. (2) 在环境温度随季节变化较大的高纬度地区,雷鸟、北美野兔等动物通过改变羽或毛的颜色来更好地伪装自己,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北美野兔在冬季改变毛色,与其体内的 Ag9uti基因有关,该基因能抑制黑色素生成,从而导致毛色变白,这说 明毛色的变化是  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 (3) 近年北美野兔群体中出现了一小群“异类”,它们在冬天仍然保持棕毛,这一现象在 遗传学中称为  。研究发现,该现象是由于北美野兔与黑尾长耳野兔发生了杂交,使子代具有了不能正常表达的 Ag9uti基因 。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冬季少雪 的情况变得愈发常见,冬季棕毛北美野兔的数量将会增加,这是 (填“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的结果。
    4. (4) 已知一个北美野兔家庭各成员的基因型(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和冬季毛色如图乙所示,则毛色表现出的显性性状为 (填“ 白色”或“棕色”) ,可推测 亲代①可能具有的基因组成为  。若北美野兔亲代的基因型为 AA和 Aa,则 子代基因型为 Aa的概率为 
  • 1. (2024·贺州模拟)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海洋中的小鱼多数形成了集群行为。当它们受到攻击时,鱼群会变得更密集,捕食鱼也许会把密集鱼群看成“庞然大物”不敢轻举妄动,这可以减少小鱼被发现和捕杀的概率。下列对集群行为的形成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 . 集群行为仅由小鱼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B . 捕食鱼与小鱼之间存在激烈的生存斗争 C . 捕食鱼对小鱼的行为方式具有选择作用 D . 小鱼的集群行为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1. (2024八下·江城中考模拟)  在高纬度地区,环境温度随季节变化较大,北美野兔会通过改变毛的颜色来更好地伪 装自己 。北美野兔从秋季开始一直到冬季,毛色会慢慢改变,如题图甲所示。

    1. (1)  北美野兔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北美野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特点是  。
    2. (2) 在环境温度随季节变化较大的高纬度地区,雷鸟、北美野兔等动物通过改变羽或毛的颜色来更好地伪装自己,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北美野兔在冬季改变毛色,与其体内的 Ag9uti基因有关,该基因能抑制黑色素生成,从而导致毛色变白,这说明毛色的变化是  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 (3) 近年北美野兔群体中出现了一小群“异类”,它们在冬天仍然保持棕毛,这一现象在 遗传学中称为  。研究发现,该现象是由于北美野兔与黑尾长耳野兔发生了 杂交,使子代具有了不能正常表达的 Ag9uti基因 。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冬季少雪 的情况变得愈发常见,冬季棕毛北美野兔的数量将会增加,这是 (填“人工 选择”或“ 自然选择”)的结果。
    4. (4) 已知一个北美野兔家庭各成员的基因型(用 A、a表示显、隐性基因)和冬季毛色如 上图乙所示,则毛色表现出的显性性状为 (填“ 白色”或“棕色”),可推测 亲代①可能具有的基因组成为  。若北美野兔亲代的基因型为 AA和 Aa,则 子代基因型为 Aa的概率为  。
  • 1. (2024八下·合肥期中)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某种果蝇的基因发生突变后,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当气温升高到25℃时,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 温度高低是决定果蝇变异的主要因素 B . 变异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C . 变异的有利、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D . 生物的变异多数是有利的
  • 1. (2024·长沙会考)  2019年4月,在美国多地爆发“超级真菌”,引发公众恐慌。这种“超级真菌”是日本2009年发现的一种新病原真菌物种一一耳念珠菌(Candidaauris),因其具有多重耐药和致死率高的特征而得名。这一物种产生的原因是(  )
    A . 它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它主动产生了变异 D . 它生活在人体细胞中
  • 1. (2024·达州模拟)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下图表示生物进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始生命出现在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 B . 中生代地层中可能出现古生代生物的化石 C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D .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 1. (2024·沅江模拟) 炎热的夏季,人们经常使用蚊香驱逐蚊子,以前驱蚊效果很好的蚊香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效果越来越差。下列对此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蚊子存在抗药性变异,蚊香对蚊子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选择 B . 因为燃烧的蚊香量太少,所以驱蚊效果不好 C . 蚊子接触蚊香后,产生了适应蚊香的变异 D . 蚊香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变少,驱蚊效果变差
  • 1. (2024八下·福田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球上现存的人种都起源于古猿      B . 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都是原始生命逐渐演化而来   C . 现存的每种生物是亿万年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D . 为了让人类健康发展,可以从自然界掠夺一切有利资源为人所用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