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中原月考) 下图中的M 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区渔业资源丰富,湖岸水产养殖业发达,四周牧场连片。为方便湖底石油的开采及出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现可通行远洋油轮。近年来,这个巨大的“聚宝盆 ”陷入了水质恶化的困境。为此,湖区管理部门制 定了长远的治理规划,尤其是工业布局向北调整,完成下面小题。

    1. (1) M 湖水质恶化最主要的污染源来自 ( )
    2. (2) 应对湖泊污染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
  • 1. 黑碳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组分,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黑碳气溶胶对可见光波段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能够改变地表的辐射能量平衡进而影响气候变化。下图示意2000~2019年长三角地区黑碳排放及其组分时间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07年以后,长三角地区居民生活黑碳排放量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2. (2) 黑碳排放量增多,会使( )
  • 1. (2024高二下·揭东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碳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减少,象山港海洋水质逐渐改善。象山县利用丰富的蓝碳资源,积极探索蓝碳经济,依托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型海洋养殖产业,提供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实现“不减产的减排”,助力“双碳”达标。2023年2月28日,全国首单蓝碳拍卖,象山县以每吨106元的价位将 2340.1吨蓝碳拍卖成交近25万元。下图示意象山县地理位置及渔业分布。

    1. (1) 分析象山县蓝碳资源丰富的原因。
    2. (2) 从污染源的角度,指出象山港海域水质得到改善当地可能采取的措施。
    3. (3) 说明象山县蓝碳经济发展经验对沿海市县的启示。
  • 1. (2024高二下·四平期中) 上海借鉴传统农耕技术,利用黄浦江岸近5米的高差来设计建设加强型梯田湿地系统,净 化效果较好,在多地迅速推广。该系统建设一系列低堰过滤系统,并大量配置水生植物,形成了 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我国水质分类由好到差分为 I~V 五类和劣五类。下图示意人工湿地

    水净化系统工作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传统梯田相比,该工程净化水质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此梯田湿地系统
    2. (2) 与建设一座相同处理量的污水厂相比,这种水净化系统能够迅速推广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

      ①净化成本更低 ②建设速度更快 ③水质改善更明显 ④技术复制更容易

  • 1. (2024高二下·乐清开学考) 传统船舶一般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源,其柴油机作业条件差、功率大,加之大部分船舶疏于维护保养,给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政府提出,要加快船舶电动化替代更新,推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以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下图为长江各类型船舶大气污染物分担率(注:VOCs为挥发性有机物)。据此完成小题。

    1. (1) 为改善长江流域大气环境,急需进行电动化替代更新的船舶是( )
    2. (2) 船舶电动化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是( )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增强通航能力

      ③提高运输效率

      ④促进产业升级

  • 1. (2024高二下·信阳期中) 我国是世界上地膜使用量最多、覆盖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膜覆盖技术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和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土壤塑料污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环境问题与土壤塑料污染关系最密切的是
    2. (2)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轻土壤塑料污染的是

      ①加强农田管理,提高地膜回收率

      ②增加林草面积,加大植物吸收量

      ③加大技术开发,研制可降解塑料

      ④减少地膜厚度,降低塑料使用量

  • 1. (2024高二下·信阳期中) 近地面臭氧主要是由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自然排放和人为排放的前体物(产生臭氧的物质),在太阳辐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二次污染物。统计发现,河北省石家庄臭氧污染(月均浓度≥160μg·m-3)主要出现在4~9月,结合石家庄4 -10月臭氧浓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6月份相比,石家庄7、8月份臭氧程度较低的原因
    2. (2) 为进一步降低臭氧浓度,石家庄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建设通风廊道 ②治理工业粉尘污染

       ③提高车辆尾气排放标准 ④限制钢铁工业的发展

  • 1. (2024高一下·德州期中)  洱海是云贵高原上典型的浅水湖泊之一,深受蓝藻水华问题的困扰。氮、磷是影响蓝 藻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为治理蓝藻,当地政府在水面上建立了打捞平台,并在两侧设置带 状漂浮物即“蓝藻导流浮坝”,拦截顺风飘过来的蓝藻。图示意洱海流域及打捞平台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 (1) 洱海深受蓝藻水华问题困扰的原因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②当地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大

      ③水体较封闭,自净能力弱 

      ④人口较密集,生活污水排放多

    2. (2) 打捞平台位于洱海的
  • 1. (2024高二下·忻州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瑞典位于波罗的海和波的尼亚湾以西,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铁矿、森林和水力是瑞典三大资源,矿业、机械、造纸、汽车、化工等产业历史悠久。20世纪60年代,瑞典由于污染物的直排引起了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化学沉积等问题。环境恶化促使政府成立了环保署,设立了市政污水处理机构,并出台了《环境保护法》。这些措施的实行使瑞典所有城市家庭污水都得到了处理,工业也转为技术集约型工业和新兴产业,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图为瑞典五大水资源分区图。

    1. (1) 描述瑞典东侧海域水质的分布特点。
    2. (2) 分析北波罗的海区水环境恶化的原因。
    3. (3) 简述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从瑞典得到的启示。
  • 1. (2024高三下·萍乡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底泥即湖床沉积物, 由径流携带物质和生物腐殖质构成。湖水扰动底泥使之悬浮并释放其内部物质的现象称为底泥再悬浮。南四湖某湖区位于山东济宁城区南部,泗河流经济宁城区注入该湖区。该湖区生有大量沉水植物菹草,耐寒不耐热, 遇高温易死亡。经研究表明,该湖区底泥再悬浮频繁,对湖域生态安全危害严重,且于每年夏季达到峰值。为把握湖区底泥再悬浮的机制规律以制定治理方案, 某团队对甲(湖心区)和乙( 河口区)两处底泥进行了采样研究。图示意两处采样点底泥在相同动力条件下不同季节的再悬浮强度。

    1. (1) 简述该湖区冬季菹草对底泥再悬浮强度的影响。
    2. (2) 甲乙两处采样点底泥再悬浮强度存在差异,且自冬季至夏季差异显著增大,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3. (3) 分析该湖区底泥再悬浮对湖域生态安全危害于每年夏季达到峰值的原因。
    4. (4) 针对该湖区底泥再悬浮产生的污染问题,列举两项生态治理措施。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