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四平期中)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同时产生自然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2. (2) 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有关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概念,根据图形所示的

      相互关系,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

  • 1. (2024高二下·四平期中) 上海借鉴传统农耕技术,利用黄浦江岸近5米的高差来设计建设加强型梯田湿地系统,净 化效果较好,在多地迅速推广。该系统建设一系列低堰过滤系统,并大量配置水生植物,形成了 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我国水质分类由好到差分为 I~V 五类和劣五类。下图示意人工湿地

    水净化系统工作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传统梯田相比,该工程净化水质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此梯田湿地系统
    2. (2) 与建设一座相同处理量的污水厂相比,这种水净化系统能够迅速推广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

      ①净化成本更低 ②建设速度更快 ③水质改善更明显 ④技术复制更容易

  • 1. (2024·温州模拟)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蓄积于土壤根系层中,可供作物利用的水量与灌溉 总用水量的比值。下图为2022年我国部分省(区市)用水状况图,回答下列题。

    1. (1) 图中甲、乙、丙分别是
    2. (2) 能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有
  • 1. (2024·温州模拟) 用电负荷是指电力消耗总功率。用电负荷高峰时,需启动正常运行以外的发电机组来满足用电需求,这部分机组称为调峰机组。右图为我国西部某电力系统某日电力负荷及不同能源发电功率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电力系统中,该日火力发电
    2. (2) 在保障调峰能力前提下,该地为减少碳排放,可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发电量增长迅速,截至2023 年6月底,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 (单位:万千瓦)居全国前八位的省份如图1所示。贵州西部的威宁县积极探索“光伏+农业”新模式:在山地采用高支架、大间距布置光伏阵列,利用光伏板下空间种植生长条件适宜的农作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新疆相比,河北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2. (2) “光伏+农业”模式使威宁县植被覆盖率明显提升,主要得益于光伏板的铺设
  • 1. (2024高二下·永春期中)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是我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平均海拔3600米,植被以浅根系的高寒草甸为主,多分布在坡度55°以下的地区,擅掘洞的食草类动物较多。近年来,该草甸缓坡地带出现了较多无植被覆盖的裸地斑块,当地优选乡土草种进行组合混播,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陡坡处几乎无草甸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2. (2) 裸地斑块主要分布在缓坡的主要原因是( )

      ①蒸发旺盛②鼠害严重③下渗量少④过度放牧

    3. (3) 为治理裸地斑块,当地优选乡土草种播种的主要目的是( )
  • 1. (2024高二下·南京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经河西走廊,注入居延海。

    材料二: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海拔 4 000 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 山区的三分之一,它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但近年来, 巴丹吉林沙漠加速向南入侵,河西走廊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

    1. (1) 黑河具有春汛、夏洪、秋平、冬枯的特点,从水源补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 (2) 分析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 ”的原因。
    3. (3) 为减轻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趋势,请从种植业角度提出合理措施。
  • 1. (2024高二下·南京月考) 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关闭部分露天煤矿,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风电开发。同时, 该县引进光伏发电,形成“风光互补、蓄储一体 ”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呼和浩特市打造“ 中 国新能源之都 ”提供支持。读武川县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武川县关闭部分露天煤矿,发展清洁能源,主要是因为露天煤矿会
    2. (2) 武川县打造风电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产业技术基础好,交通便利 ②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

      ③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④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

    3. (3) 武川县发展“风光互补、蓄储一体 ”的清洁能源体系
  • 1. (2024·重庆市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半岛作为中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自然环境上具备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基础条件,受季风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盛行风向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为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我国启动了山东三大海上风电基地的建设,计划到2025年,开工1200万千瓦,建成800万千瓦, 目前一大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在风电基地附近的城市。图为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近地面风能密度等值线图。

    1. (1) 简述图示地区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
    2. (2) 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指出海上风电场建设的优势。
    3. (3) 简析图中半岛北和半岛南风电基地风向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差异。
    4. (4) 从交通运输角度,说明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在风电基地附近集聚的原因。
  • 1. (2024高二下·开平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0年前,焦裕禄在兰考栽下的一棵泡桐树,如今已“长”出了一个大产业。当年,兰考人民通过“翻淤压沙”、“引黄灌淤”等措施改良土壤,栽种下具有速生耐盐碱特点的泡桐,形成了农田防护林、农桐间作林等林网,使风沙灾害得以全面治理。

    兰考泡桐木质疏松度适中,透气、透音性能强且不易变形,是制作古筝、琵琶等乐器音板的最佳材料。目前,兰考已有不同规模的乐器制作厂600家,成为全国知名的民族乐器产业集群地。图1示意兰考地理位置及20世纪60年代兰考自然灾害形势。图2示意兰考民族乐器产业发展历程。

    1. (1) 说明兰考“引黄灌淤”防治风沙的有利自然条件。
    2. (2) 分析民族乐器生产企业在兰考集聚的原因。
    3. (3) 归纳兰考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