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上·期末) 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
    A . 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 B .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 . 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 D . 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
  • 1. (2024八上·期末)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的“界碑”是指(   )
    A . 近代史的开端 B . 人民禁烟斗争胜利 C . 近代化的起步 D .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 1. (2024八上·期末) 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
    A . 弘扬了民主科学 B . 结束了君主专制 C . 实现了自强求富 D . 促进了思想启蒙
  • 1. (2024八上·期末) 如图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 . 师夷长技 B . 国家统一   C . 军阀割据 D . 走向共和
  • 1. (2024八上·期末) 1921年胡适的诗歌《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因其平易、通俗而广为传唱。这首诗与新文化运动内容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1. (2024八上·期末)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八上·期末) 毛泽东回忆到:“当年斯大林总是教育我们‘革命的红旗必须守住,最好固定在一个地方一万年不变。’结果到头来吃了闷头一棍,不但原来的红旗没守住,还被敌人赶着跑,十分被动,若不是及时纠正,我们恐怕都要去见马克思了……”这里的“及时纠正”指的是(    )

    ①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④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 (2024八上·期末) 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A . 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 . 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 . 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 . 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

    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

    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业

    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张静如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抗日战争以前……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发展

    实业的措施,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尚能继续向前发展。到1936年,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达

    到了高峰。

    【相关链接】

    1. (1) 材料一三幅图反映了哪一共同主题?大生纱厂的创办者是谁?大生纱厂的创办带动中国人走上了哪一道路?
    2. (2) 根据材料二图四,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
    3. (3) 根据材料二相关链接,归纳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两次高峰的共同原因。
    4. (4) 民族资本主义在经历两次短暂发展后,其进程均被打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打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 1. 他认定了写实主义的艺术目标,一往无前为之呐喊、传播和奋斗;他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一大批艺术精品,表现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他是( )
    A . 徐悲鸿 B . 齐白石 C . 冼星海 D . 聂耳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