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昭平模拟)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左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A

    B

    C

    种子数(粒)

    200

    200

    200

    温度(℃)

    25

    25

    0

    加入的液体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

    萌发数(粒)

    186

    187

    0

    1. (1) 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为缺少,不利于萌发。
    2. (2) 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进行对照实验。
    3. (3) 表中A组的种子萌发率为
    4. (4) 根据A、B组实验结果可知,蒸馏水(填“会”或“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5. (5) 为了进一步探究蒸馏水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幼苗,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如右上图所示。由此可知,图中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因为该液体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
  • 1. (2024·昆明一模)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水稻、辣椒、菜豆、西红柿等种子,下列不需要农民伯伯为菜豆种子萌发提供的环境条件是( )
    A . 充足的阳光 B . 充足的空气 C . 一定的水分 D . 适宜的温度
  • 1. (2024·东莞二模) 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 B . 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酒,变蓝的部位是b C . ⑥和g都是新植物的幼体 D .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和f
  • 1. (2024·绥宁二模)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 

    季节。春耕播种大多选在惊蛰后进行主要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A . 强烈的光照 B . 适应的温度 C . 充足的空气 D . 一定的水分
  • 1. (2024八下·建水月考) 下列生产措施与目的不匹配的是(    )
    A . 蔬菜大棚施加气肥(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B . 遇到涝害时在农田挖排水沟——保证根的呼吸作用 C . 种植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D . 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土壤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 1. (2024八下·建水月考)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A . 一定的水分 B . 适宜的温度 C . 充足的空气 D . 充足的光照
  • 1. (2024·玉溪模拟)  “春插秧,秋收谷”。从一粒种子到青青秧苗,再成长为金色稻穗,最后呈现在我们的饭桌,水稻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耕种与食用的历史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水稻。如图为水稻生长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春暖花开的时节适合播种水稻,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等条件。
    2. (2) 水稻可以在水里生长,是因为其内部有很多气腔,这些气腔会将水稻的根、茎、叶连接起来,氧气可以通过这些气腔到达水底的根部,在根细胞中的里被消耗。
    3. (3) 大米是由水稻果实碾制而成,水稻果实是由③中的发育而来。大米富含淀粉,淀粉是水稻通过作用合成的。
    4. (4) 刚收割的稻谷需要晒干后再低温保存,其目的是抑制稻谷的作用。
  • 1. (2024八下·犍为期中) 下图为“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

    1. (1) 为了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在乙号玻璃瓶的A处应加入适量,与丙号玻璃瓶形成对照。
    2. (2) 甲号玻璃瓶与乙号玻璃瓶做对照,可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其中甲号玻璃瓶的现象是:一段时间后,甲号玻璃瓶的种子(选填“萌发”或“不萌发”)。
    3. (3) 本实验甲、乙和丙放入25℃橱柜的目的是:
    4. (4) 实验为什么选用10颗种子而不用一颗种子的原因是:
    5. (5) 乙号玻璃瓶与丁号玻璃瓶做对照,你认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6. (6) 甲和丙能做对照吗?(选填“能”或“不能”)为什么?
  • 1. (2024·昭阳模拟) 为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将不同含水量的菜豆种子置于25℃的条件下培养7天,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种子萌发率(%)

    8

    15

    32

    56

    72

    87

    81

    A . 菜豆种于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B . 该实验中,种子含水量越高、萌发率越高 C . 该实验中、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为70% D . 实验结果表明,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 1. (2023·资兴模拟) 请你完善探究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酸雨是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的雨。在酸雨区域内,湖泊酸化,渔业减产,森林衰退,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建筑物被腐蚀,文物面目皆非。某生物科技小组为了了解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选择玉米和小麦种子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是否有影响。

    提出问题: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是否有影响?是有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1. (1) 做出假设:

      制定方案:

      材料用具

      ①模拟酸雨:A液(pH=2的模拟酸雨)、B液(pH=4的模拟酸雨)(提示:pH值越小,酸性越大)

      ②培养皿、滴管、标签、吸水纸、饱满而充满活力的种子(玉米、小麦)

      探究方案

      ①将6个培养皿分两组各编为1号、2号和3号,并铺一层吸水纸,各放入玉米、小麦种子50粒。

      ②在两组的1号培养皿中滴入30滴清水,2号培养皿中滴入30滴A液,3号培养皿中滴入30滴B液,使吸水纸保持湿润,种子接触到模拟酸雨,盖好培养皿,放置于温室中。

      ③每天18:00,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实验结果(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

      研究对象

      萌发环境

      观察记录每天的萌发数量(每组50粒种子)

      萌发率(%)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玉米种子

      1号:清水

      0

      0

      44

      46

      47

      50

      100

      2号:A液

      0

      1

      43

      44

      45

      45

      90

      3号:B液

      0

      0

      41

      45

      46

      47

      94

      小麦种子

      1号:清水

      0

      20

      41

      44

      50

      50

      100

      2号:A液

      0

      5

      5

      5

      5

      5

      3号:B液

      0

      16

      22

      27

      29

      29

    2. (2) 讨论交流:

      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3. (3) 实验中1号不作处理(清水)的目的是
    4. (4) 培养皿中均放50粒种子,而不是1粒,意义是
    5. (5) 实验结果概述如下:玉米种子萌发率在清水中为100%,在A液中为90%,在B液中为94%;小麦种子萌发率在清水中为100%,
    6. (6)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模拟酸雨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且,特别是pH=2的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影响极大。
    7. (7) 上述方案中,针对研究对象都只做了一次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当设置实验。
    8. (8) 如果要继续探究模拟酸雨对花生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你如何对“实验结果(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的表格作细微改动即可记录相关数据?请完善表格。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