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昭阳月考) 下图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某生态区开展生态调查活动后绘制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成分是
    2. (2) 该食物网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 (3) 该食物网中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4. (4) 调查结束后,同学们认为应当呼吁人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区的干扰,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 1. (2024·清新模拟)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要突出绿美广东引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资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快速增多,工业和生活污水也增多,但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有限或污水管网不足,出现污水直排河流现象,导致河流水质污染。污水中的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危害人类健康。

    资料二:科学家们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有机物,配合深层扰动增加深层水体氧含量的方式,加速水体流动,同时在污水中栽培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等水生植物,污水处理效果显著。

    资料三:清远市全面推进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截至2024年1月末清淤超140万立方米。实施鱼塘清淤约3500亩,进一步提高池塘养殖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 (1) 资料一城市污水中的重金属有害成分可通过污染地下水或沿着不断积累,影响其它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可见,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2. (2) 通过资料二可推测,该微生物在(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睡莲会开花结果,属于植物,它可吸收污水中的氮、磷等,能起到净化污水效果。
    3. (3) 资料三中的水塘、河道、鱼塘中的淤泥是生态因素中的因素,淤泥富含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氧,导致水温(填“升高”或“降低”),影响鱼类生长和产量。
    4. (4) 绿美广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决污水问题政府投入很多努力,你对此有什么建议:(写出一条即可)。
  • 1. (2024·清新模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植被能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体现了(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 环境能适应生物
  • 1. (2024·双峰模拟) 如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林、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三个不同种群的生物生长繁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条食物链为A→B→C B . 三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A,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C C . 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D . 该食物链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 1. (2024·双峰模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谚语、诗词、歇后语中,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2. (2) 苏辙的“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3. (3) 《齐民要术》中提到“大雨不待白背,湿辗则令苗瘦”,意思是大雨过后直接种植会导致禾苗消瘦,这是因为大量雨水覆盖地面影响了禾苗根部的作用。
    4. (4) “食不言,寝不语”,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这一器官,如果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
    5. (5) 歇后语“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中,老鼠喜欢“咬文嚼字”,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行为,原因是它的齿终生生长,而且生长速度很快,需要不停磨牙。
  • 1. (2024·清新模拟) 2024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与人类福祉,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沼泽植物占优势 B . 可以净化水源 C . 有蓄洪抗旱功能 D . 被称为“地球之肺”
  • 1. (2024·楚雄模拟) 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范围越来越广。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部分。细菌和真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
    2. (2) 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3. (3) 图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有(填图中标号)。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的你,在护绿、低碳方面能做些什么?(答出一条即可)。
  • 1. (2024八下·贵州期中)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是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B . 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 C . 橘子皮等厨余垃圾可被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 D . 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弱
  • 1. (2024八下·贵州期中)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乙中包含a、b、c、d四种生物,纵坐标表示每种生物所含有的总能量,Ⅰ、Ⅱ、Ⅲ分别表示生物进行的生理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Ⅱ表示的生理活动分别是
    2. (2) 成分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3. (3) 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
    4. (4) 生态系统中的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5. (5) 有人发现农田中的农作物和某些昆虫之间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农作物叶片受到A种蛾幼虫的采食后,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物质,这种物质白天会吸引A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同时存在的B种蛾,使其不能在农作物叶片上产卵(B种蛾幼虫也采食农作物叶片)。A种蛾幼虫与B种蛾幼虫之间是关系。
  • 1. (2024八下·贵州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树林是贝类、虾、鱼、蟹等水生生物集居繁衍和候鸟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红树林中的各种植物为贝类、虾、鱼、蟹等动物提供有机物,鹭鸟等候鸟飞禽以这些动物为食。生物的遗体、遗物富含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可被植物再利用。

    1. (1) 红树林中的各种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微生物属于;除材料中提到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包括
    2. (2) 鹭鸟与鱼的关系是,鹭鸟获取的能量最终来自。该生态系统的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 (3) 由材料可知,人类应避免不合理的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为该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一定的。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较,这与其内的生物种类较有关。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