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乐山) —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概率是(    )
    A . 25% B . 50% C . 75% D . 100%
  • 1. (2024·乐山) 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32对,其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 . 32对、32对、32对 B . 32条、32条、32条 C . 32条、32条、32对 D . 32对、32对、32条
  • 1. (2024·乐山) 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圆白菜),在北京栽培,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最大的竟达到6.5千克。这说明对结球甘蓝性状表现起作用的是(    )
    A . 环境 B . 基因 C . 海拔高度 D . 基因和环境
  • 1. (2024·江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应用模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此时,气温继续升高,降水量持续增多,荔枝、西红柿等时令水果蔬菜轮番登场,杂草、病虫也在滋长蔓延。农业生产上应及时去除杂草,合理防治病虫害。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成年雄鹿的鹿角会周期性地在春季新生,夏至脱落;候蝉始鸣,蝉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每年夏至,最后一次褪去外壳,发育成熟进入繁殖期,雄蝉发出吸引雌蝉的嘹亮声音;三候半夏生,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常在每年夏至过半时开始出现。

    1. (1) 材料中,西红柿植株和杂草之间存在关系。种植同一株西红柿的种子,去除杂草、防治病虫害比疏于管理结出的果实更大,这种变异是的变异。
    2. (2) 根据材料中画线部分可知,蝉是无脊椎动物中的动物。
    3. (3) 半夏块茎有毒,可入药,也可用于繁殖,用块茎繁殖的方式属于生殖。与鹿相比,半夏少了这一结构层次。
    4. (4) 夏至有三候,其中描述的动植物变化规律,体现了(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1. (2024·江西) 在特定的情况下,一些急救方法能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下列不属于急救方法的是( )
    A . 人工呼吸 B . 心肺复苏 C . 止血包扎 D . 定期体检
  • 1. (2024·江西) 某同学发现父母都能卷舌,自己却不能。经学习得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由一对基因(H和h)控制的相对性状。据此推测,她和她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 . hh、HH B . hh、Hh C . HH、hh     D . Hh、hh
  • 1. (2024·江西) 桔小实蝇是一种严重影响我国果蔬产量的外来物种,它的幼虫以果肉为食,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入土化蛹,再羽化成蝇。下列昆虫与其发育方式不同的是( )
    A . 蝗虫 B . 蝴蝶 C . 家蚕 D . 蜜蜂
  • 1. (2024·江西)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儿歌中的小燕子每年飞回繁殖地产卵,产出的受精鸟卵(下图)能孵化成雏燕的部位是( )

    A . B . C . D .
  • 1. (2024·江西)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由来已久,我国早在宋朝就有将轻症天花患者脓包中的浆液接种到健康人身体上预防天花的做法。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判断,上述做法属于( )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人群 D . 清除病原体
  • 1. (2024九下·河东模拟) 自古以来,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在完成抢救安置工作后,四川地震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新京报5月31日报道,四川省卫生厅30日公布了灾区传染病发生情况。5月中下旬,四川灾区累计报告与灾害相关的传染病205例,发病病种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等。

    材料二:四川震灾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①保护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灭蚊虫;④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等。

    材料三: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计划,从6月1日到10日,重点区域内儿童、小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集中接种甲肝、乙脑疫苗,或口服霍乱疫苗。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引起的,具有两大特点,属于传染病。
    2. (2) “材料二”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有(填序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填序号)。
    3. (3) “材料三”中提到的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其在人体的第道防线起作用,从免疫类型看,这种免疫属于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